第429部分 (第1/4页)

在大宗货物出口方面,能和石油相比的大概就只有橡胶了。石油橡胶这两大行业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是受美国汽车工业发展拉动起来的。

而美华石油在整个石油行业所占的比例已经提高到40%,加上建源石油(15%),华资企业在南华石油领域取得对外资石油企业的微弱优势。”

司徒南听了淡淡一笑,能插进南华的外资石油企业就四家,即雪佛龙、壳牌、海湾、美孚。

其中以继承西方石油在亚洲业务的雪佛龙最为强大。壳牌油田集中在远离南华本岛的婆罗洲巴里巴板油田,尽管英国人、荷兰人在南华影响力很大,但巴里巴板油田产量有限,不足为虑。

另外海湾石油是梅隆家族的产业,在南华主要依附雪佛龙石油,同时和美华财团关系密切。

美孚石油在南华的投资并不大,洛克菲勒家族当初没有果断和司徒南合作开发苏门答腊岛的杜里油田,因而错失主导南华石油市场的良机,尽管后来一直加大在南华的投资力度,可惜越来越赶不上司徒南的步伐了。

不过有失必有得,洛克菲勒失去亚洲市场后,随着司徒南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亚洲,在美洲、欧洲,美孚、埃索几家标准系石油公司趁机发动攻势,抢了西方石油以及雪佛龙石油的不少市场份额,重新确立洛克菲勒家族世界第一大石油家族的地位,并且还对雪佛龙石油的股份产生了兴趣。

“南华建国不到十年,仅石油工业一项,规模就达到10亿南华元(约5亿美元),绝对是个奇迹!说起来还多亏了阿南你的大手笔啊和巧妙布局呢。”

孔祥熙赞道。

“嗯。在石油开采方面,美华石油应该说上了轨道,不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注意加快在炼化方面的投资。不然我们的产品出口到外国,卖原油和卖汽油,价格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司徒南有些不满足道。

孔祥熙点点头,明白司徒南的话,南华政斧鼓励工商界的一句话:“出口原材料是殖民地经济,生产工业品才是正确的道路。”

他顺着道:“我们正往这方面努力,巨港的二期炼化项目正在建设中,争取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南华成品油占石油出口的比例能提高到一半以上。”

司徒南点点头,认可孔祥熙的话:“你在南华这几年的表现得到很多人的好品,若是可以的话,我建议你交代完南华的事务回国出任中国区总裁。”

“回国?”孔祥熙心里一动,他在南华美华石油总部担任的是副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还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成为美华财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了,他舍不得这职位。

回国固然能独当一面,不过美华石油在中国业务在整个公司占的比例不算高,大概在20%左右。

中国是个贫油国,石油工业几乎为零,美华石油在中国的业务主要以销售石油制品为主,这样一个以煤油、蜡烛为主的石化市场靠谱不?

不过考虑到目前国内飞速发展的工业,对石油的需求曰益渴望,市场潜力巨大,孔祥熙心里又蠢蠢欲动。

司徒南把孔祥熙的犹豫看在眼里,他只是提了个建议,完全没有要求孔祥熙一定要照自己的话去做的意思,他笑了笑,继续道:“我只是提了个建议,不是勉强你,不过我仍然希望你能做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留下你的名字。”

顿了顿,司徒南又道:“中国地大物博,这句话我平时听了挺烦,如今我倒是不介意透露一些信息给你,比如中国绝不是什么贫油国,只是大部分石油埋在地下,没有被发现而已。不过,武汉那边的地质研究所和美华实验室联合对一些地区的勘探倒是给出了一些让人兴奋的信息。”

“哦?发现新油田了?在哪?”孔祥熙敏感道,提起头惊讶地看着司徒南,一连三个问题把他着急的心显露无疑了。

司徒南的话透露出来的信息对他太重要了,心想:这位连襟兄弟在石油行业有点石成金的本领,老孔可以怀疑被人,但绝对不能怀疑他啊!

“一时半会不好说,总之不会骗你,待我介绍一位地质学者给你认识,你就知道了,你再做决定也不迟。”

司徒南有意卖了个关子,没有把话说透。孔祥熙被胃口高吊起胃口,悬在半空,心痒痒的,恨不得敲开司徒南的脑袋,却不得不耐着姓子继续陪司徒南说话,对于被自己强势的人,他老孔一向是很有耐心的。

“刚才我们说了,美国汽车产业对南华石油工业有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除石油,亚洲的电气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