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 (第1/4页)

对于这项领先的技术,美华财团给予了高度重视,列为优先发展项目。为此,不惜投下重本和中国铁路公司合作在江西、浙江等地当地开发萤石矿,囤积原料。

萤石的重要姓不言而喻,当务之急是把丰富的资源开发出来,奠定中国在世界化工工业的地位。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司徒南朝吴蕴初点点头,微微一笑,心想:宝山工业区刚开工建设,化工厂要在半年内投产,时间挺紧迫的。

吴蕴初保证不比新唐山的工厂晚投产,难度很大,毕竟南华那边早几年开发建设,工业区基础设施较完善,新化工厂建设在进度上快点。

司徒南还是对吴蕴初有信心,国内再也找不到比吴蕴初更好的化工人才了,既懂技术,又懂经营,实在难得,或者过几年把美华化学公司交给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眼下的氟利昂工厂就是一道小小的考验。

握有氟利昂这样化工利器,美华化学公司总资产过亿美元,司徒南估计至少能排进世界化工企业前十名,凭借着氟利昂技术,美华化学在技术上已经超过曰本三菱化学,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化工企业。

曰本可不止一家三菱化工,如何将技术发挥,争夺市场,快速成长起来,总体上超过曰本化工工业,司徒南对美华化学有更多的期待。

张家兄弟几个把司徒南和吴蕴初的话听在耳里,心里暗暗嘀咕,不太清楚氟利昂是什么,不过涉及到美华化学公司,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在他们眼里,司徒南、吴蕴初都是大人物,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在上海,他们地位不差,老四张嘉璈还是银行界的翘楚,不过为人公私分明,没为家里带来额外的好处,这次可逮着一个好机会了。

还是张幼仪比较活泼,她好奇问:“原来你们要建化学工厂啊,氟利昂是什么啊?”

“氟利昂是重要的化学品,打个比方,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不过氟利昂主要用在温度控制设备上,比如家里的冰箱。”

吴蕴初解释道。

上海是大都市,有钱人家都装有冰箱,张幼仪并不陌生,点点头,有些明白了。见司徒南这个主人此刻没有说话,目光落在自己脸上,被人看着,她有些不好意思。心想:自己一个女人在主人家的饭桌上插进别人的谈话,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话是不是话有些多了?

她微微一低头,躲过司徒南的目光,话缩了回去,又偷偷看了看旁边的四哥一样,见没人注意自己,悄悄地松了口气。

张家兄弟里,也就四哥在司徒南的面前最有分量,听到张嘉璈笑道:“谁不知道大老板你心大,一眼就盯住了海外冰箱市场,美华化工生产的氟利昂定会赚得满满的。有机会合作,可别忘了我们中国银行。”

张嘉璈没等司徒南回答,看了看吴蕴初,羡慕道,“啧啧,海外的市场比国内要大多了!将来我们张家卖多少酱油味精都比不过美华化工的一个化工厂。难得的是,美国人的冰箱制冷剂要来自亚洲的工厂。”

“不错,得让洋人也瞧瞧,不只有欧洲和美国,亚洲的化工技术也不差。”

吴蕴初兴奋地附和,洋人看不起中国人,在化工产业也是如此。

但愿,美华电机不要拖了我们的美华化学的后退才好!

吴蕴初心里又补充了一句。

中国学生为什么热衷往曰本跑,除了曰本留学便宜,也是因为曰本人多少做出了一点让洋人佩服的东西,比如味之素。

司徒南暗暗好笑,他的境界早已超过了“为国争光或者在某个方面争一口气”的地步,感情上要比吴蕴初淡些,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自身的肯定,不过对美华化学、对吴蕴初等人来说,“争一口气,让洋人瞧瞧”的确很重要,重要程度不亚于阿司匹林对拜耳公司。

巨人、巴斯夫得到专利授权,欧美其他化工巨头也不敢示弱,他们不用多久也会掌握氟利昂技术,美华化工领先的时间也就三五年。说中国化工业崛起还为时过早。

“我欣赏你的志气。”

司徒南赞道,话锋一转,“国内基础工业薄弱,在化工领域也是如此,国内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化工企业,美华化工一枝独秀,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对手,有些人看来觉得值得骄傲,我却不这样看,还不到骄傲的时候。”

此前,他主张把氟利昂技术授权给国外化工企业,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从别人那里交换到国内需要的东西。

在这个世上,能让司徒南惊奇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不过十年内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