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 (第1/4页)

候。

宋家的财力不能被那边利用,反而成了竞争对手,双方心里若是没有芥蒂是不大可能的。

宋子良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二姐为什么不回家寻求帮助呢?是抹不开面子还是其他原因?如果她开口,家里总不会无动于衷吧?

政客的秉姓是怎样的?宋子良大概知道一些,就算二姐开不了口,也不代表二姐夫心里没这方面的想法,毕竟宋家以前都是他的财力支持之一。

就算他们两口子没向家里开口的想法,国民党的那些人怎么也会惦记宋家的财力吧?

大哥顶住了压力,让那边知难而退,还是二姐两口子顶住了党内的压力,坚持不向宋家伸手?

这个疑问在宋子良脑海里一闪而过,默默看着二姐那坚韧的脸,却没有开口。

政治,这是二姐和家里最大的分歧,隐约成了彼此之间的心结,二姐这些年流落在外,不肯回来,多少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我二姐,能帮她尽量帮!

宋子良暗暗决定道。

见她没有一点不高兴,宋子良便继续道,“大哥担子重,我也帮不了他太多,就尽量把自己的事做好,免得让他艹心。四姐也是如此。”

宋子良就怕二姐心里有些不舒服,说话的时候语气尽量平淡,准备多说些家事。

宋q龄见弟弟两三句话就交待完宋子文和宋m龄的情况,有些惊讶,宋家的荣光主要是靠这两位挣回来的,宋子良能克制着不大说特说,这也难得,怕是刺激自己吧?

她笑了,笑着看宋子良一眼道:“就这两句?子文要是知道堂堂内阁总理只得到你这个弟弟一句‘娶了个嫂子,去了武汉,很忙’的评价,心里怕是不高兴了。还有美龄,她这几年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出版报业公司的就不说了,在社会福利卫生方面也是有目共睹的。”

宋q龄的语气很是欣赏,白了宋子良一眼,嗔道,“二姐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你藏着话还怕我不高兴?”

“嘿嘿。”

宋子良咧嘴一笑,也不否认。

既然二姐都说开了,他也不藏着捏着,说了好多关于宋子文和宋m龄的事,包括司徒南和宋家的关系,宋家和美华财团之间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当然有所保留,最核心的秘密宋子良知道的也不算太多,不过他透露的事情,哪怕是见惯风浪的宋q龄听了也动容。除了政治,他们宋家参与的大事可真不少呢?

宋q龄有些明白为什么宋子良说宋子文去了武汉后就很少回上海了。

“你说今年一年他们在铁路上投了一亿美元?接下来还会投更多?”

宋q龄突然问宋子良道。

“有多无少。我也是听大哥说的。现在南方各省处处都在修铁路,不少军队参与其中,投入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没半点折扣,到底投了多少钱,我也说不准。

有次三姐说漏了嘴,她说用这笔钱装备军队,砸都可以砸死北方的那些军阀了。为此,两人好像还争得不太高兴。”

说到这里宋子良有些醒觉,自己太兴奋了,一不小心就说漏了嘴,“你可别说是我说的,不然他们要说我了。”他对宋q龄微微一笑。

“好!”宋q龄点点头。心里有些震惊,有钱砸死那些军阀,这里面也包括国民党控制的一些军队吧?

虽然不多,却很珍贵。特别是党内右派渐渐被致公党收编后,剩下的有理想的、受自己这边控制的军队就更少了。

看来,真的要和子文、m龄好好谈谈了。心里这样想着,宋q龄心思一点没在脸上表露出来。

“修铁路的钱从哪儿来的?洋人不会那么好心吧?”

宋q龄又问道。南洋的华侨虽有些钱,应该还不能拿出这么多钱吧?难不成武汉政斧那铁路的利益从洋人那换来的?这不成了引狼入室了么?

南方铁路大兴,社会传言向外国银行借了很多钱,宋q龄有所耳闻。此刻,她突然想到了她最爱的男人,他同样雄心勃勃要大修铁路,可惜壮志难酬,还被世人误解为“大炮”。

如今继承自己爱人的梦想的是自己的弟弟,宋q龄不得不有些担心,生怕会闹出什么大事来。辛亥那边,不也是因为铁路才闹出来的么?

心里带着疑问,宋q龄圆圆的白脸上眉头皱了起来,看着宋子良,他肯定是知情者之一。

宋子良沉默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二姐的担心,徐徐道:“政斧和铁路公司的确有向外国财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