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 (第1/4页)

南华粮行在江浙地区收购无数茶园,向东南亚出口的茶叶赚回来的钱远超过买到国内的苏门答腊咖啡。

黄仲涵和吴曼丽代表南华一方,林一民和宋子文等人代表中国一方。

“黄老、曼丽,这几天我们招待还算热情吧?”

宋子文笑着问道,用很轻松的语气。

“热情,当然热情了。何总理都说武汉给他留下影响很深刻,没想到国内变化如此之大。”

黄仲涵道。

“我虽多年未回上海,通过武汉、广州的所见所闻,也知道上海发展更快。祖国大陆,卧虎藏龙,底蕴要比我们南方要厚实啊!”

吴曼丽点了点头。

又道,“如今南华对内地开发遇到不少阻力,人力不足是最大问题,还望祖国娘家人多多帮助我们啊!毕竟,土人不堪用,洋人居心叵测,还是中国人靠得住。”

“嫂子,这是双方都有利的事,你不说,我们也会帮助你们。”林一民答道,对吴曼丽笑了笑,用商量的口气道,“我知道南华那边生产黄金,金矿你们也一时开发不出来,正好我们欠了你们不少金子,为何不干脆用我们的劳动服务来抵偿呢?”

“哦?”黄仲涵和吴曼丽互看一眼,没有贸然答应,虽然同是华夏一脉,美华财团在两边都参与并主导黄金业务,但毕竟还是分了家。

不过黄仲涵和吴曼丽都没有反对林一民的提议,表示要和何文秀等人商量后再给答复。

“既然你们愿意过来帮我们开矿,不如帮我们剿匪?我们人力有所不足,如果武汉能派一定数量的官兵南下帮我们整顿治安的话,我想何总理和国防军的将士们不会着急找武汉要回黄金的。”

吴曼丽建议道。心想:等南下的官兵在南华得了土地,安居乐业后,这些官兵心回不回大陆还两说。这两年南华陆军人数大量削减,除了把更多资源投向海军外,还因为把大量的基层官兵退役到新占的土地建立基层政权。

为了不和工业建设抢劳动力,从大陆引入一定数量的军警是有必要的。说白了也就是雇佣军,顺便还把雇佣军给收编了。

……

这几天,黄仲涵等南华访问团在武汉参观考察了不少地方,汉阳铁厂那边的钢铁工业区,汉阳兵工厂也在铁厂边上,制造机车和船舶动力的扬子机械公司也在汉阳工业区,这些单位自然不会不去。

南华人对钢铁联合体以及大型机械制造并不陌生,总的来说,武汉工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和新唐山差别不大,新唐山的美华钢铁厂规模也达到年产钢铁百万吨,在机械制造方面,双方算是一脉相承,南华有的东西,中国也有,差别也就是两者侧重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市场更庞大,人才贮备更多,民间的财富更是庞大,关税改革后,外国商品不能在国内(南方关税同盟区)倾销,民间资本大量投资到实业,越来越多的民族资本尝到了甜头。

虽然他们技术不高,但生产的国货开始取代洋货,把洋货逐出国内市场,尤其是对同样低端的日本产品的打压,没能在中国市场赚取大量利润,日本重工业化进程比原来历史上要慢不少。

相对于比较保守的国内市场,南华的经济要开放得多,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更鲜明。

种植园经济本身就是瞄准国际市场,南华建国前,香料、咖啡、橡胶、棕榈油等大宗商品大量出口到欧美,建国后,种植园经济规模进一步放大,还引入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取代人工,提高生产效率。

仅仅咖啡一项,向美国出口的苏门答腊咖啡规模就达到万袋,总产量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为南华换回外汇万美元,新唐山期货交易所里大宗咖啡交易日益活跃起来。

新唐山已经取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比咖啡贸易量大得多,而且更具影响力的是石油和橡胶贸易,这两者是新唐山期货交易的主力,每年成交量都超过了亿美元。

美华财团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石化工产业和橡胶产业,高附加值的商品油和化工品、橡胶制品取代原油、橡胶,成为南华的出口主力,南华对美贸易里,石化和橡胶工业产品占了半壁江山。

对日贸易也是如此,尽管贸易额没有对美贸易大,但一想到宝贵的外汇储备都用来进口南华的石油、橡胶、煤炭、锡等物质,日本人就羡慕嫉妒恨,对南华垂涎不已。

也让宋子文等人羡慕不已,单凭石油出口一项,南华就有资格做土财主。

为了平衡南华贸易,还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