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部分 (第1/4页)

移民点。这根本不是赚钱的买卖!每年都赔那么多钱真不值得!”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了,身边的助理保镖都没有劝阻的意思,反而静静地看着他们,似乎见惯不惯了,脸上都带着看戏的表情。

非洲太无聊了,在非洲上空的航班上也无聊,项目进展不顺利,大家士气积极性不高,就算是看老板们斗嘴,次数多了也会无聊,但对他们来说,这算是不错的消遣。

周自强沉默,虽然打着雪佛龙石油公司的名义,但在利比亚的很多投资实际出钱的还是美华公司和相关的华资企业,在非洲建定居点,真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

唯一利好的是,欧洲人口中的“黄色小老鼠”价格低廉,不用支付给他们太多薪水,南华建造了很多船只,对海外移民也算是拉动造船业发展吧。

周自强想了一会,道:“好吧!这就回到问题的根源。你知道,我们很多移民计划都是围绕石油项目展开的,如果你完蛋了,我们也不好过,但是,我们不会走,会坚持下去的。”

“不会走,坚持下去?”

辛克莱看着周自强坚定笃定的样子,似乎想到什么,难道说——

从地图上看上去,利比亚的地中海沿岸,就像向南凹下去的半圆弧,的黎波里在圆弧左边一端,班加西在圆弧右边一端,这两个城市规模大小、人口、经济发展情况,都差不多,加起来基本占了全国五六成的人口经济版图,利比亚基本上由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这两个城市组成。

圆弧中间向南凹下去的地方就是锡尔特盆地,这里曾经是被文明世界忽略掉的地方,就是辛克莱和周自强他们这趟航班的目的地。

飞行时间不算长,飞机降落在一座海边小镇,名叫锡尔特小镇。

原本没什么人,雪佛龙石油公司在锡尔特地区勘探石油,把码头工程交给华人建筑公司。

码头也由华人的航运公司经营,为了装卸石油勘探的设备,码头公司不少钱装上大型的港口吊机,从武汉、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运来的各类机器设备送上了非洲大陆。

随后,越来越多的华人涌向锡尔特,在几年的时间里改变这个小镇,原本荒芜之地出现港口码头、作坊、工厂、农场、水泥厂,以及雪佛龙石油公司的飞机场。

意大利人开始见了或许吓一跳,小小的锡尔特小镇,居然出现了三四万黄皮肤的华人。

比起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锡尔特的绿洲不多,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好,这些“异教徒”居然能生存下来?

意大利戏称这些华人为黄色的小老鼠,到哪都能顽强地生存。

当然,他们没忘了监视锡尔特的一切,毕竟这是他们的地盘,尤其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意大利的神经。

一旦雪佛龙石油公司开采出石油,意大利人就会随之而来。

雪佛龙石油公司已经和意大利最伟大的男人——墨索里尼达成共识,意大利石油商人能以优惠的价格从雪佛龙石油公司购买原油。

甚至包括送货上门服务,雪佛龙石油公司承诺会把原油运送到意大利本土,直接交给意大利的炼油厂,解决意大利人运力不足的困扰。

这让墨索里尼很高兴,因此对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利比亚行动大开绿灯。

当然,他没忘了鼓励意大利石油商人去利比亚和雪佛龙石油公司竞争,开始意大利人做的不错,热情很高,一连在利比亚地区钻了十几口探井。

这一切只是美好的幻想,现实是非洲的沙漠是那样炙热枯燥,苍凉得让人绝望。

意大利人一无所获,渐渐地就受不了损失,后来撒手不干了。

只有雪佛龙石油公司还在坚持,意大利人暗暗嘲笑傻瓜美国佬和他们一样傻瓜的中国小跟班在做无用功,看他们白白地亏钱,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幸灾乐祸的心态,这很正常。

同时心里又希望雪佛龙石油公司成功,给缺油的意大利带来丰富的石油资源,所以对华人进入利比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讽刺的是雪佛龙石油公司和中国人建起来锡尔特小镇,把一座小镇搞得有声有色,但一直没开出一口油井。

精明的意大利商人看到锡尔特小镇的商机,他们更愿意和中国人做生意,开家意大利餐馆,卖点衣服香水之类的。

意大利面卖的不错,卖衣服香水就不行了,不是华人不爱用,而是他们自己从远东就运来很多衣服香水卖给非洲人,还包括收音机、风扇、电灯等电器,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