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部分 (第1/4页)

联邦法律的权威还是要维护的,呵呵。”

打通关系让司法部放辛克莱一马其实挺麻烦的,不过谁叫辛克莱立下那么大功劳,董事会不会拒绝辛克莱的这点要求的,也不会把如此出色的员工流落海外。

辛克莱听了心里一暖,司徒南的性格他也了解,不会轻易向梅隆家族开口,不然就不是雪佛龙石油公司常常照顾海湾石油公司,而是反过来了。

辛克莱也不埋怨司徒南,如果没有司徒南收留和支持他,他流落到其他地方状况会更差。没有司徒南点头,亨达布朗会好心帮自己了结官司?

说完私人事务,两人注意力转到公司事务。

再次来到锡尔特港,这里又热闹了不少,在码头还碰到一艘船舷写着中文字的客轮,船不大,排水量在七千吨甚至上万吨,让人惊奇的是上面下来一群穿着蓝色工装的黑发黄皮肤的华人。

来到异国他乡,他们脸上流露出好奇、拘谨的神色,在领队的指挥下有秩序地登岸。

很快惊讶地发现锡尔特的街上有不少同样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彼此互相问候老家和全家。

街上的指路牌、商铺招牌除了上面两行看不懂的英文和意大利文,下面还有熟悉的中文汉字。

船上还有一群年轻的军官没有下船,站在甲板上看着码头小镇指指点点,有说有笑。他们的下一站在欧洲,英国皇家海军格林威治学校或者德国慕尼黑军校。

徐象谦默默地看着锡尔特港,背后就是欧洲心脏地中海。

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自己明明在南华参加完低强度的治安作战中表现平平,上面居然又派他到德国留学?而不是表现出色,一次剿匪消灭匪徒人的胡宗南?

南华一行成了同学们前途的分水岭,有人继续在南华作战,有人回国受到重用,也有不少幸运儿被派遣到国外留学。

徐象谦觉得自己运气不错,细心的他也发现,胡宗南、蒋鼎文等留在南华,被吸纳进内务部一下子升官发财的同学,都是心思灵敏,手段灵活的人,更有名利心,因此在剿匪行动中,更不择手段!

相比之下,自己这些留洋的同学大多是老实人,军人气质更纯粹一些。

如果留在南华,跟胡宗南他们干,自己很快就身家过万,良田百亩了吧?

徐象谦不想评价在南华“剿匪”的经历,有太多的贪婪残暴的负面元素了,但同时,他也知道从中原南下,国内那些嗷嗷待脯的饥民有多么惨!

“如果我们不剿匪,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那么在家乡的亲人就会饿死!”

回想起上司这句话,徐象谦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有种解脱的轻松,走过新加坡、孟买、苏伊士运河,看到趾高气扬的白人,和无数在海外艰难谋生的华人,他对南华的那段经历似乎没那么反感了。

“你啊,心思太重,别想太多。原本就苦巴巴的脸,再不开朗些,小心德国妹子不搭理你!”

徐象谦身边一个清秀青年冷不丁蹦出一句话来,他是徐象谦在船上认识的,同样不爱说话的,两人反而成为“话比较多”的朋友,不过学的是海军,他要去英国。

“胡说什么呢?国家派我们去学习的,不是玩的。”徐象谦道。

德国因为战败,经济不好,战后有大量德国人移民南华。法国因为死得男人多,男少女多,战后有很多华工把法国女人拐到南华定居。

在南华军中,洋人妹子常常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军中教官也会开玩笑说,这是战争的代价。如果你不能像美国佬那样躲得远远的,那么就要把自己武装起来,迎接下一波的战争。

“一路过来,大大开了眼界啊!”

感慨道,“在国内的时候,想的最多的是推翻军阀,赶走洋人,让百姓过好日子。看了外面的世界,思想有点变化,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觉得老盯着那一亩三分黄土地没什么意思,还是驰骋于万里海疆,争霸于大洋,更波澜壮阔!人生才精彩!”

“谁当初还说被逼着学海军,现在说话都是浓浓的海军味了?看不起咱土鳖是不?”徐象谦取笑道,“可惜啊,你期待的海洋争霸已经落幕,现在全世界海军都在放假呢?”

“不!总有那天的!你没发现今年来国家越来越多地投资造船业吗?财政还大量铺贴渔业公司,管理他们到外海作业,海运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银行大量给他们贷款呢?

这些都说明海军的潜力正快速增长,等我们学成归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