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历史上的李瑁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李瑁,现在的李瑁作为最受宠爱的皇子,玄宗自然是要为他选个寓意更好的封号才行啦!

所以,李瑁被封为了瑞王。又是个带王字旁的封号,玄宗你到底是要表现的多明显!!新出炉的瑞王表示自家父皇想要高调,害得他想低调都不行了!

从皇子晋封到王爷,实在是一件大喜事,按说家家都应该制个酒席庆贺一下才对,可惜这一次封王的皇子实在太多了,要是一起请客的话,估计宾客们也为难,不知道该去那位王爷府上才好,毕竟长安城中够得上资格的人也就那么多,总不能为了请满客人,让堂堂的王府去请乡绅地主来吧!

所以由忠王李玙带头,其他刚封王的王爷都悄悄将酒席延后了,将第一的位子让给了瑞王李瑁。一时之间,李瑁可以说成了长安城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

当然,李玙可不是真的好心将第一的位置让给李瑁的,他那个人,众位也是知道的,笑面虎,毒蛇一条,要不是因为实在争不过李瑁,他会乖乖蛰伏吗?李玙想着依照父皇对李瑁的宠信,如果自己大喇喇先办这个酒宴,估计就碍了父皇的眼了,还不如让李瑁去争这个风头呢!李玙给李瑁拉得一手好仇恨,可是李瑁会在意吗?

当然不会,该恨的怎么都会恨他,该怕的自然也会怕他,李玙此举对李瑁根本没有实质性伤害的好不啦!

倒是一直为人冲动,没脑子的李瑛,这次倒是耍了些小聪明,给李瑁和武皇后造成了些小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李瑛最近心情真的很不好,他那个太子妃害怕李瑛故技重施,重新折磨自己,所以回了趟娘家,请父亲出主意。薛家人本来是不想管太子的事的,可是他们也怕李瑛在这个时候闹起来,真的惹怒了玄宗,所以尽心替太子妃找了个戏班给李瑛解闷。

没想到这戏班没有让李瑛消火,然而让他心生一条毒计。如果放在现代,李瑛这一招叫利用舆论,放在唐朝,那也叫做散播谣言。李瑛找人撰写了一个戏本,说的大致意思就是有个富贵人家,当家太太死了,留下个嫡子受尽继母的折磨,连继承家业的权利都让继母生的儿子抢走了,最后老天有眼,继母和她的儿子通通没有好下场,而这个嫡子倒是将本家发扬光大了。

李瑛这个戏本吧,还生怕人家不知道说的是哪家的故事,将当家太太的姓氏改成了赵,继母的姓氏改成了武,就差直接说那家人姓李了。武姓从则天女帝之后,就成了个较敏感的姓氏,这个戏本一出来,有点脑子的都才到说的是谁了。

据说,玄宗听说此事后在御书房里砸了好几个杯子呢!

据说,德福宫里武皇后哭湿了还几条帕子呢!

据说,瑞王已经拿着荆条去东宫负荆请罪呢!

好吧,最后一条是大家瞎编的。李瑁表示,老子正在忙正事呢,这点子小事都不用亲自出面,宫里的父皇母后都会为自己做主的好不啦!

果真,玄宗很快就将李瑛叫到了宫里,好好叱骂了一顿,可是李瑛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自己不得宠,让父皇骂几句就骂几句,总之他就是不让李瑁母子好过就是了!

这样的偏激真的要不得啊,戏文已经传出去了,在玄宗控制住之前,已经有不少的百姓看过这出戏了,此时责罚太子,反倒更像是印证了戏文里嫡子受尽苛责的戏码一般了。玄宗这要想到这一点,就止不住胃疼。

难道他还能够像太子一样不懂事,也排个新戏出来,说说皇家不可说的一二事啊!玄宗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加更,这是迟来的加更,这一章就当做小戒戒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好了!哈哈!

☆、外邦人

玄宗很想假装做出这种事的太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可惜他失败了,自古以来民心就是最难琢磨的东西,李瑛这一招虽然简单粗暴,可是真的很有效,要是让玄宗来处理,他大概会选择用时间来淡化这件事的影响,可是现在李瑁有个更加好的办法。

先说下之前李瑁干什么正经事去了,原来一直以来,咱们这位瑞王殿下都没有忘记在幽州的安禄山,虽然李瑁游历的时候没有机会到河北去会他一会,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忘记有这样一位人物。

之前安禄山一直是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因为他通晓六国语言,所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等到这两年,李瑁腾出手来,派人来找他的时候,他却得到了幽州节度张守珪的欣赏,投身到了军伍之中。

安禄山看上去是个浑人,可是他心里什么事都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