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钎儿,你去迎十夫人,线儿,给十夫人倒杯白水来。”

刚一进村,刘妈和两个孙媳就被李翠梅撵去和家人团聚,除钎儿线儿贴身保护林芳,并未带其他丫环下人。童氏依然不肯要人伺候,所以现在家里连个传话倒茶的人都没有,而李明珠因说话太过呱噪,又肖想林翠娥,本就不太受人待见,兄弟里又排行最小,一时,屋里竟无人应声,林芳只得吩咐自己的丫环忙活。其实,她倒觉得李明珠挺可爱。

谁知钎儿才出得屋门,李明珠已到屋门口,差点和纤儿撞到,可见是跑着进来,把屋内人吓了一跳,童氏嗔怪:“明珠,怀有身孕,还如此猛撞,若是摔着可如何是好。”

钎儿搬来椅子放于李明珠身后,扶她坐下。

“呵呵,婶母勿怪,大哥事忙,今日好容易遇上,我有事相求。”李明珠长呼口气,道:“我前几日与十郎商量,他腿脚不便,做地里活着实困难,若是有门手艺也好,思来想去,觉着弹棉花挺适合,他也愿意。大哥见多识广,我来就想问一问,大哥可认得弹棉花的手艺人,十郎也好拜师学艺。”

大郎问她:“为何想学弹棉花,而非其他手艺。”

李明珠接过线儿递来水杯,一口气喝完,才道:“咱镇种棉花家户众多,本镇却无弹棉花之人,谁家要是想做个棉被,还得等着人家上门,或到外镇去,若是十郎学得此门手艺,也算是独门生意,不怕赚不来银钱。”

“哼,”李翠红不屑道:“十郎向来好吃懒做,想学手艺,难免吃苦,他撑得下来?即便学得手艺,想要做生意,烦事极多,他可有那耐性?”

李明珠笑:“二嫂,今日十郎,亦非昔日可比,他既答应,必做得到。”

“既如此,我姑且信你,”大郎沉吟道:“我倒是认得一两个弹棉花之人,只不知人家可否愿意收徒,待我去信问过,再回复你。”

“是,谢过大哥。”李明珠起身欲行礼,被李翠梅拉住,诺大个肚子,还真怕她闪着。

事情已敲定,李明珠告辞,刚要快步跑,童氏喝斥:“去地里干活而已,哪就十万火急,若是跑出个三长两短,勿要找我。”

“是,婶母,明珠这就小心走路。”

话是如此说,可她出了院后如何,又有谁管得了。

第〇六五章 赛品

更新时间2013…8…17 10:01:19 字数:2457

“小姑,你这字写得可真是好看。”

闲聊片刻,李翠红自去张罗饭菜,李翠梅和童氏商量着纺羊线之事,大郎出外访友,二郎钻进他自家铁匠作坊,不知在研究何物,林翠娥回自己屋内。林芳无事,跟线儿玩了一会儿抛杏核,又跑去林翠娥跟前,却也不敢离得太近。她知自己毛病,即便不是刻意,有时也会弄得笔墨凌乱,所以还是停在安全范围之内为好。

林翠娥招手:“芳儿,你过来,替小姑看看,若是参赛,是绣这幅字好,还是那一幅好。”

为准备良平镇每年一次秋季才艺比赛,林翠娥现在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练习。才艺比赛随自己喜好报名,可报一项,也可参加多项,在李翠梅和大郎的教导下,林翠娥琴棋书画女红绣艺皆拿得出手,且自负成绩不会很差,林翠娥报了书画和绣艺三合一,难度较大。

两幅字都只有四个字:长嫂教姑。一副字挥洒淋漓,遒劲方钢,有男儿豪气,一幅字排列整齐,小巧娟秀,更显闺秀气质。两幅字都好,还真是难以取舍。

林芳稍近前,小心翼翼问道:“小姑,您这是写我娘亲和您?”

林翠娥点头:“嗯。”

林芳又问:“您是单绣字,还是字画相配。”

“字画相配。”

从书橱上拿下一卷画来,林翠娥打开。月下,一个面相与李翠梅极其相似,却又比李翠梅漂亮的女子,坐于绣凳之上,低头俯视,目光温和,紧挨着此女子,一女童坐于矮凳,趴在她膝上,下巴搁于小手,小脸仰望女子,女子一手轻抚女童,一手在空中比划,口中似在说着什么。

好温馨的画面,林芳心中感动,可是,娘亲不是那种喜热闹之人,所有用来参赛作品,都须讲出由来,以小姑对娘亲之情深,断不会以瞎话蒙混,若是此书画拿来参赛,必会打扰到娘亲,娘亲恐会为难,林芳皱眉道:“娘亲不见得会同意您拿此字画参赛。”

“我知,”林翠娥情绪低落。

林芳开导:“小姑,有些事存于心中便好,若是宣诸于口,弄得人人皆知,最终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