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难免带了些神了佛了的,赵小政不信任他们,给他们安了个‘胡教’妖人的名头,打入地牢关起来了,等赵政想起来把人放出来,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美阳城在先秦乃至汉朝都是都城通往西域的第一道门户,以后很多传教的高僧都是从这条路来的,是一个很具有传奇色彩的城镇,有一种传说,佛祖的舍利埋在这里。

佛教流入中国,这是一件大事。

董慈之所以关注它,是因为释利房带了很多的经书,整个世界遗失的经书可是太多了,董慈希望能在释利房这里有些新发现。

董慈写好了信,又发现通篇都是请赵小政帮忙的,觉得有点不好,便提笔补了几句,“谢谢阿政,阿政,我在临淄很好,最近得了鲁仲连子的书库,书舍里人很多,我便又扩建了一间,另外还设了一个比武比剑用的场地,最近也慢慢有人过来比招了,我看了很多精彩的对战……”

董慈絮絮叨叨补了一些,占了绢布一大半的位置,这才停了下来,把信密封好教给了王楠,想说的话太多了,要是全都写上,那还了得。

王楠这么快便得了信,惊喜的朝董慈行了礼,笑道,“多谢姑娘,属下这便回咸阳城,姑娘保重。”

董慈点头应下了,等王楠走了,便接着做自己的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实在太困了,有错别字跟作者菌说一声,明天更新晚上十点~

第65章 烈焰红唇的热吻

赵政给她带来的包裹里都是些丝绸细布; 做贴身衣物用的; 照布料的尺寸数量; 足够做上三五身的了,只是董慈白日忙得脚不沾地; 回了家多半都是洗洗倒头就睡,做衣服的事就耽搁了下来。

忙是忙书舍里的事。

邓东年纪小; 董慈讲学的时候怕他听不懂; 因此讲星象天文的知识也不单单讲枯燥的文籍; 而是根据他们能理解的生活实际穿插着小故事小比喻来解说; 学舍里路过的学子听得有趣,竟还有天天来跟着一起听的; 有几个还提出让她讲一讲论语; 董慈书读得多,涉猎的范围也广,引经据典很有些独到的见解,再加上毕竟是经过二十年教育锤炼的人; 知道怎么讲; 才能讲得引人入胜诙谐有趣; 一堂两个时辰的课下来,不用奏乐也没人犯困,书舍里每每能传出学子们的大笑声; 其乐融融。

渐渐的听的人也多起来,请教的人更多,内容也五花八门; 又有了点当初在咸阳宫里的规模架势,董慈每日除了校核文籍、翻阅鲁仲连子赠与的文献外,呆在书舍里的时间又长了一大段,有时候吃住都在里面,家也回得少了。

她忙是真忙,累也是真累,做衣服的事就搁在了一边,只是赵小政技高一筹,安插了个身怀武艺的小婢女在她身边,名义是保护她顺便帮她打扫卫生的,但董慈充分怀疑是赵小政专门派来守着她做衣服的,因为这位叫云玉的小美女也不贴身跟着她,每日她一回家,小美女就明示暗示时间紧了,她该做衣服了拿针线了。

最近到了月底,催得越发勤快了。

董慈一来是忙,二来是心里觉得怪怪的,这就和后世刚刚恋爱的时候女孩不会给男朋友洗袜子买内裤一样,做贴身衣物什么,总觉得老夫老妻才这么干,更何况是做贴身衣物,做的时候难免就要想赵小政衣衫的尺寸,想赵小政的尺寸便会想到他的果体,这实在不是她不纯洁,毕竟亲眼看见过了,她很难不想起来……

如此这般,董慈每每拿起针线就觉得心里渗得慌,她又不能控制自己的大脑不想他,只好眼不见心不烦,一来二去两月过去了,篮子里线还是线,布还是布的。

董慈回来又拿起针线戳了两针,发了会儿呆困意就上来了想睡觉,她这要死不活的模样,惹得云玉平日多沉稳一小姑娘都跺起脚来,“姑娘您能废寝忘食的抄录典籍,怎么就不能多上上心,好好做出些针线活来呢,好歹先做一两样出来,奴婢在秦掌事那里也好有个交代……”

做什么衣物,她还不是他媳妇儿呢,董慈把微微发烫的脸埋在柔软的布料里,深吸了口气抬起头来朝云玉嘿嘿笑了两声道,“不是我不做呀,我又没有以眼为尺这种绝活,他没告诉我他身长臂长的,做出来也不合穿的。”

董慈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云玉也无话可说,只得道,“那姑娘写信给公子问一声……”

董慈嗯嗯点头,心说做衣服有什么意思,她给他做两双袜子一起寄去罢,衣衫什么,问问他尺寸款式什么的,一来一回,还能往后混上几个月。

做袜子就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