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可这如沐春风的笑,是杀人的刀啊。

孙利眼睁睁的,就要看李书记推开自家的大门了,后面又有声音响起:“原来是李书记啊,我刚从公社回来,就看见您在这里,您来了也不去屋里坐坐。”

原来是孙有才回来了。

这孙有才,从小到大都是一张喜人的菩萨脸,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很好的性子的人,刚开始当上大队长,确实给队里做了不少好事情,宅基地也宽敞了,土地也增加了。

土地增加以后,村民的活要比以前多了很多,以前双抢的时候,不会像现在这样,连七八岁的孩子都要下地,要忙到晚上十点才能勉强收割完,到第二天四点钟就要起来,整个双抢期间足足有半个月,整个大队的人,腰都是直不起来的,就比如今年就是这样。

年年的,这样忙完,交了公粮,都以为今年年成好,能多分粮食的时候,又是失望。

一年复一年的失望。

好不容易等到县委书记亲自来大河村,也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声:“既然孙有才说他们家没有粮食,让我们搜一搜就得,我们也不胡乱拿人家里的东西,你怕甚?”

见人要去自己家搜,孙振一急,硬着脖子叫嚷着:“我家里的粮食,又关你们什么事了,我们家自己存的。”

这样说,就是有粮食的意思了。

李书记一抬头,就觉得十分扎眼。

孙家这独一户的青砖大瓦房,在这到处都是泥胚土做的房子和几十年房龄的木材房子中间,就格外的显眼了。

说是大河村的“王府”都不为过。

要说孙有才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可要进人家的屋子也不能强搜,万一双方打起来,造成流血事件,那就是他任上三把火没烧起来,反到酿出悲剧来了。

这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恰在这时,后面传来了人的喊叫声:“快把人抓起来。”

孙家诸人脸色一变。

于是,民兵在李书记的指挥下,穿过孙家大宅的堂屋往后面去。

孙家诸人皆是脸色一变,齐刷刷的往后面走。

孙家宅子也不大,随机民兵就在后面,拎出来一个人,原来是孙利,这厮手里拿着个火把,看样子是想烧了自家粮仓,烧灭所有的证据。

民兵随即从粮仓里面抬出来一担担的粮食,皆是用麻袋装着大米,且都是磨好了的大白米,又五十斤一袋的,也有一百斤一袋的。

抬出来几十袋大米来,李书记亲自一包包的亲点,有五千多斤。

打开粮食袋子的时候,人群里面就有人露出惊讶的声音:“这可是今年的新米啊,是早稻米啊。”早稻不好吃,在以前交公粮都是尽量多交早稻米,庄稼人,对新米旧米,早稻晚稻分的还是很清楚的。

今年的米,当初大家来找孙有才分米的时候,他可是红口白牙说没米,全都交公粮了,即是交了公粮,又为什么在自己的仓里面?

孙有才站在一旁,冷汗潺潺。

刚才是他示意孙利去谷仓放火的,他想一把火烧了这五千斤米,省得被人逮到现行。

可没曾想到,付鸥带着海子等人翻墙进了后门,就守在那里了。

村民见着孙有才这么恶毒,宁可烧了米,也不给大家分粮,个个都急红了眼,有几个胆子大的,就要立马冲上去操起扁担揍孙有才一顿了。

这是什么人,几千斤的粮食啊,他就要这样烧了,这不是遭天谴的事情吗,人群中有几个年纪大的,就开始抹眼泪了,这么多年都穷过来了,刚才这几千斤大米,险些被孙利烧了呢。

真是造孽啊!

李书记倒是淡定的很,他对何直说:“去把队里的账本拿来。”

何直简直也要气死,其实之前他也觉得队里的账目有问题,但就他一个初中文化,只能做做记录的工作,复式记账法,他压根就做不了。

这不账本拿来以后,李书记一看,这批粮食,是记入公粮里面的,里面清清楚楚,一条条的记录了分给村民的粮食。

以何直的水平,只能记录单式记账法到这个程度。

李书记看着也实在是眼晕,就问周围的人:“有没有人懂会计,帮忙把这个账本再整理一下。”

王有志说:“我会记账,我学过会计基础,会一些复式记账法。”

李书记问:“叫什么名字?知不知道借和贷怎么用?”

王有志答:“我叫王有志,借贷都会用的,基础的会计知识我还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