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林中方不以为然,孩子能有什么不一般的,也就是长得好看的,聪明么,林家的孩子哪里有不聪明的,毓轩和毓琦这么大的时候更聪明呢,毓轩三岁就启蒙读书,过目不忘的。

林中和看他那态度就知道他现在怎么看林大秀父子都不顺眼的,和小方氏一个鼻孔出气,“行了,你忙去吧。”

林中方能有什么忙的,家里大哥大嫂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大哥,那丫头、找着了?”

林中和笑了笑,“你还挺关心。”

林中方叹了口气,“那丫头太可怜了,我这不是有点替她难受吗。”

好家伙,可怜别人倒是挺容易,自己儿子孙子一点都没觉得可怜,林中和也不知道要怎么说这个弟弟了,只是这个三弟从小是自己带着的,打心眼里有时候都当半个儿子的,也不忍苛责他。

小时候三弟喜欢看漂亮事物,他就寻思给他说一个漂亮媳妇回来,结果那王氏可是明艳照人的,他还从来没见过那么俊的呢,结果两人日子也没过好,还成了冤家。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三弟的问题,亦或者是那王氏的问题。

他看向自己三弟,“老三,你说实话,你是不是真的看不上大秀他们父子俩。”

林中方自然立刻否认,“大哥没有的事儿,都是那小子混账,他要是好好的我也不会看他不顺眼的。”

林中和脑子闪过老太太的话,再看林中方的态度,叹了口气。

林中方又问那丫头找到了没有,是回来和林大秀成亲还是怎么的,他是想着赶紧把林大秀安顿好了,以后也没他的事儿,不要回来闹腾他家宅不安宁。

林中和眼神有些复杂,“找到了。”

第44章 内情、决定

林中方大喜; 急切地问道:“什么时候回来?她娘家已经安顿好不会再烦她的。大哥放心; 他们也不敢来咱们林家闹腾的; 我都安排好了的。”

林中和点点头:“这就好。王家丫头不会回来了。”

林中方啊了一声,站起来惊讶道:“怎么啦; 嫁人了?”他这么想想也是; 那丫头一跑好几年没有户籍,肯定东躲西藏的; 一个弱女子也保护不了自己; 要么嫁人要么就沦落了。

与其被人骗了发卖了或者是自己卖身的; 倒不如嫁人的好。

林中和摇头; “死了。”

“死了?”林中方愕然一阵,慢慢地坐回去; 其实想想也是; 一个女人好几年在外面,多半是活不下来,说不定还不是好死呢。

他感觉很难过; 这几天找人去王家上门说和,前前后后好几趟,了解得越多对这丫头就越同情。

死了啊,他叹了口气; 死了也好。

顿时他又觉得是自己那臭小子不好,把人家闺女清白毁了,孩子也有了,干嘛还让她跑掉?当初要是不跑留在林家; 不管是做妾还是什么的,也比这样的下场好吧。

说不定也能做正妻呢,她小门小户的,也给不了林大秀助力,很合小方氏对林大秀媳妇的定位。

再加上她已经有污点以后在林家也不敢大声说话,对婆婆更不敢违逆,自己家里也就消停了。

哎,看来是没这个福分。

他也不想想当时林大秀被他关着,王柳芽只把孩子交给了门子,哪里还能见到。

林中和却也不想和他说太多,打发他先回去,自己拿着那些文书去老太太屋里。

老太太正在屋里带着几个小重孙女摆弄那些积木玩具,见他过来就让孙媳妇把孩子领走,她和林中和说话。

林中和把王家的事儿说了一下,又给老太太看文书。

老太太表示不用看,“办妥了就行,有这些就不用担心了。”

不管是怎么办的,反正文书齐全,时间也是林重阳出生前一年的,以后就算翻出来,年长日久的也没什么担心的。

“王家那丫头呢?”

林中和道:“儿子派人多方打听,后来几位要好的亲朋也帮了忙,顺着一点消息前几天找着了,现在泰安州的一座姑子庙里。”

老太太眉头拧起来,“姑子庙?”

也不怪她不悦,这时候很多姑子庙其实就是暗娼的代名词,三姑六婆的,尼姑道姑就是其中之一,正经人家非常忌讳。

林中和忙道,“是青云庵。”

青云庵是有名的尼姑庵,有些人家女儿有什么事儿的会送到那里带发修行,除了吃斋念佛,也有人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