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林家其他人排名都在十名开外,所以没接到邀请,只能他自己前去。

初一一早,林重阳起身以后照旧跑步、打拳、拉弓,饭后收拾一下和林大秀一起去府学。

府学门内的广场上已经聚了几个人,还有个书吏模样的人在点名,让人签到。

林重阳签到之后,那书吏对林大秀道:“林相公若是不参加文会可以回去了,小案首在这里咱们会照料的。”

林大秀原本是想陪着儿子的,不过别人都是独自来的,既然书吏这样说,他也不好非要留下。

林重阳让他只管回去,“爹,我会照顾自己的,再说只是一个文会,又不是去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林大秀这才觉得自己的确紧张过度,笑了笑,便和儿子告辞离去。

林大秀一走,林重阳就被几个人围住,他们要好好打量一下这个密水县的小案首,看看他到底什么模样。

他们有的已经十七八岁,小的也十三四岁,一下子把林重阳围住,让他跟掉进井里一样。有人忍不住开始发难,试探小案首的水平,看看是不是外面传言的那样是早知道了题目的。

林重阳自然不会怯懦,但是他们这般无礼,还七嘴八舌的,他也绝对不会仰着头去看他们,而是抱着胳膊托着腮闭目小憩。

众人:……

陆续的又有别人前来,跟先到的打招呼,他们这才散开大半,各去交际。

等人群散开,林重阳看到一人欢喜地叫着“林学弟”朝他跑过来。

原来是王文远。

王文远县试成绩不错,名列第四,也算是寒窗苦读终有报。

林重阳也高兴遇到熟人,拱手:“王兄。”

很快宋晟和张时也一起过来,见了林重阳没和他们打招呼,反而去和另外一群人寒暄。

王文远小声对林重阳道:“他还真是好意思。”

同县来的,见了面不先和案首打招呼,这就是无礼。

林重阳笑道:“王兄不必替我愤愤不平,最近看文章看得如何?”

王文学哎了一声,“昏头昏脑的,有时候感觉越看越蠢,直接不会写文章了。”两人笑起来。

这时候一个白衣俊秀书生走过来,朝着两人拱手,“在下赵文藻,见过两位。”

林重阳和王文远还礼,也自报姓名,寒暄两句,知道赵文藻是掖县赵家人。

密水赵家也算是有头脸的,但是比起掖县赵家,还是差一层。

赵文藻是掖县第五名。

几人一交谈,林重阳对赵文藻印象不错,他文质彬彬,气度平和,与人交谈的时候面带微笑,视线时有交汇,眼神清澈干净,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这让林重阳有一种感觉,这个赵文藻成绩应该更好才对。

“林学弟,我带你认识几位同年。”一场考试的,就是同年。

赵文藻先给他介绍掖县案首郝令昌,再将林重阳介绍给其他案首,依次潍县案首庄继法,昌邑案首丁尚弘,平度案首官清平,密州案首陆延,即密案首蓝琇,另外还有各县的前几名,也都一一介绍到。

这时候林重阳就充分发挥了记忆力好的本领,赵文藻每介绍一个,他就将名字和那张脸牢牢地对上号,一转身就可以叫出每一个的名字来,这也是读书人交际的必备技能,只不过有些人强有些人弱一些。

而且林重阳立刻就意识到这群人是以掖县案首郝令昌为首的,看起来他们之前都见过面,参加过文会,倒是只有他没和他们碰过头。

郝令昌瘦瘦高高的,一张脸很有棱角,眉毛又黑又浓,眼神也很犀利,对人非常有压迫感。

林重阳发现其他案首和他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降低声音,神态也更加谦和。

而郝令昌似乎也很自然地就将自己摆在第一的位置上,动辄对别人发号施令。

他正寻思着文会到底要干嘛,就听见郝令昌那带着独特腔调的声音传来,“林重阳,你县试的文章挺会投其所好的。”

林重阳感觉他颇具压迫感的眼神落在自己的身上,他也不惧,迎着郝令昌审视的目光就看回去,“考试做文章分析题目就事论事,难道大家不都是如此吗?”

郝令昌道:“我出个题,你若是答上来,方能显示真本领。”

听他语气,倒是不相信县试是自己考的,现在要考考他的水平,还真是够自负的。林重阳心下不悦,淡淡道:“若是切磋自然奉陪,若是考校我倒好奇,难道郝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