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哎呀,那不就是沈老爷子一家的吗?反正他知道兖州和京城沈家是同族的。

林重阳发现突然就和原本阴森吓人的锦衣卫攀上了交情,顿时觉得还不错,最关键的是这里报官没得报,他也不知道那老货郎还有多少同伙,正好有锦衣卫,他们据说神通广大,最擅长跟踪拿人,那不是正好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救出那些女人和孩子。

他最见不得有人伤害小孩子,既然碰上自然得想办法管一管,此地离泰安和济南都不近,附近的人又不一定可靠,反而还是这个和沈老爷子有关系的沈君澜锦衣卫最可靠。

他立刻笑着把自己爹又引荐给对方,说明一下自家行程表示诚意,又道:“在历程县衙的时候,小弟听说这桩人口失踪案子,没想到会在这里撞上那个货郎,所以想下去试探一下,这也证明了这货郎就是其中一个拐子。既然沈兄也在追踪他们,不如咱们一起合作。”

虽然人家可能不是追着拐子下来的,不过既然把拐子底细说得那么清楚,他就将错就错,当他们是追着下来,硬拖他们下水。

谁让他们知道拐子底细,竟然没有给县衙透点消息抓人!就算可能有官场以及什么什么的关系,可老百姓不管他们这些弯弯道道,老百姓只想活命啊,既然有线索就得救人抓人,刻不容缓!

沈君澜虽然没去过怡园,不过在京城见过囧大和沈之仪,又和兖州有书信来往,自然知道老爷子带着个小学生。既然是老爷子看中的小学生,那他们自然要查个底朝天,所以小学生的底细沈君澜一清二楚,知道他从小爱吃甜食,但是又挺克制,反正是有点矛盾地喜欢,就是那种我知道不好但是我又喜欢,所以偶尔会放纵一下。

是以方才看他去买货郎的糖,还当场就吃了一大颗,沈君澜才有方才的举动。

在他看来,这些读书人,书读得越多,人是越傻的。

当然他不解释,人家反而以为他神经病的。

他道:“我们有要紧公务没空管这个,你们只管去做你的事情,不必多管闲事。”

说着就要走。

林重阳急了,这人怎么油盐不进啊,疾步上前又抓住了他的衣袖,“这怎么是多管闲事,为民除害,为君分忧,是你们的职责。现在君父的子民被奸人所掳,你们怎么能见死不救呢?也不让你们耽误公务,只请你们顺便援手,哪怕就给历城县衙或者泰安送个信也成。”

好不容易发现这货郎,可不能让他跑了,只是又不能打草惊蛇,万一他们觉察不对再把人给转移了。

他毕竟不是刑侦断案人员,于这个也不擅长,只觉得见到线索不抓住,就此错过,很可能那三十几个人就错失了被救援的机会。

锦衣卫擅长跟踪追缉,由他们暗中盯着那是再好不过的。

沈君澜看他一双眼睛黑亮亮的,清澈干净,里面好像燃烧着小火苗,有一股凛然正气让人无法拒绝。

林重阳看他略有犹豫的样子,趁热打铁道:“我与贵家族沈老爷子有几分交情,他是位仁慈善良的老人家,不但体恤下人,还怜悯那些穷苦学生和百姓,时常接济他们,更教诲我们以后为官要忠君护民,民之所需,即为官之所劳,现在百姓有难,官府路远,唯有沈兄所劳解他们之危难。”

沈君澜竟然无言反驳。

明知道老爷子才不会说这样的话,明知道这小子就是想出头又掂量力量不够赖上自己,可这份正气浩然之情,居然就是让人没法拒绝。

他淡淡道:“帮你办这件事,耽误了公务,上头问责,你担着?”

林重阳一怔,怎么就我担着?这锅咱可不背,“沈兄,这件事可不是帮我,而是帮上头,都是上头的事儿,人命关天的大事,为什么要问责呢?”

胡搅蛮缠!

沈君澜道:“你吃了他的糖,他们自有人暗中跟着你们。你只需要假意继续吃糖,走个二十里路昏迷就是。到时候他们自会出现,我的人悄悄跟着,借此寻出他们老巢,当场抓贼救人。”

林重阳明知道他是有意敷衍,却也放开他的衣袖,拱手致谢,“小弟代那些随时可能被害的百姓们谢谢沈兄。”

沈君澜看了他一眼,拱手,然后转身大步离去。

林重阳挠挠头,还说不是敷衍,让自己当诱饵?自己都十来岁了,那拐子抓的都是低于八岁的,要么就是大姑娘,他不合格啊。

他跟林大秀详细解释了一下,林大秀皱眉道:“那我们也不必急着赶路,不如多留两天。”让儿子做诱饵,荒郊野外发生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