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这分明就是屌丝翻身,因为骨子里的自卑而过分自信、炫耀,像只孔雀一样四处开屏,如果不收敛就害人害己,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呢!

切~

估计这货是被小时候的倒霉星给打击惨了,一朝翻身就忍不住想给自己打上新的标签。虽然这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没什么毛病,可他不感冒啊!

他毫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策马先行,赵文藻立刻跟上。

沈之仪顿感无力,在自己同年圈里,哪个不捧着恭维着自己,走到哪里都是羡慕赞誉,怎么在林重阳这里自己就那么猥琐?

林重阳可没空管他猥琐不猥琐,他还要赶紧回去找沈老爷子呢。

从香山回城路远一些,到阜成门时候已经鼓声咚咚响起来。

第173章 成功、进献

第二日上衙前林重阳就打发冯顺去确认沈老爷子在双马椿胡同还是奇技馆; 到时候下衙接他一起去。最近衙门没有新鲜事; 每日除了固定工作; 他就去书库浏览各种资料,把自己需要的统统做记号; 到时候抄录下来。

下衙的时候冯顺来接他; 沈老爷子不在京城,昨儿傍晚匆匆出门了; 时间和他们回来的差不多; 说是过几天回来。

林重阳就怀疑是不是去了香山寺; 便也没再多问; 去了奇技馆专心跟人研究他的马灯要如何制作。

几日后他和赵文成等人确定了马灯的造型以及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造型自然比后世的马灯漂亮又精致; 关键问题还在于玻璃。

如何制作出透明无色的玻璃。

通过分析资料; 他已经发现其实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玻璃制品,那时候还叫琉璃,主要有类似玉石的特色; 为铅钡玻璃,有别于欧洲的钙钠玻璃。

显然钙钠玻璃更容易做透明的,所以他收购那些残缺的玻璃器皿。

让他意外的是香山寺的两个和尚居然给他送来一箱子破损的玻璃器皿!

不管他怎么问,那俩和尚都笑微微的; 被逼急了就念佛,只说听说有人收这些无用的碎玻璃,他们方丈就决定卖了换钱。

林重阳也没再纠结,付了钱就收下那一箱子玻璃; 有这一箱子也算凑够了一次熔炼的量。

师傅是特意请的专门烧琉璃釉的老师傅,几十年经验,再有赵文成和蒋奎等人带着反复试验,林重阳自是放心的很,反正他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去也没多少用处,照旧专心上衙。

这日下衙林重阳和同僚们告辞,就见冯顺等在外面,一副眉飞色舞按耐不住的样子。

见他从室内出来,冯顺立刻凑上来,笑嘻嘻道:“爷,老爷子回来了,小的亲自逮着的就在奇技馆呢,咱去不去?”

林重阳拍了他一巴掌,“没大没小,老爷子也是你敢打趣的,皮痒了是吧。”

冯顺就嘿嘿,“爷,咱今儿去奇技馆?”

林重阳看了一眼,马和木轮车都备好了,现在那木轮自行车归冯顺骑,林重阳还是喜欢骑马,毕竟这木轮车骑着骨碌骨碌的,减震性能不好。

他俩姐姐都有了身孕,那俩人每日都要回家,他也就不喊去奇技馆,自带着冯顺走了。

白天越来越短,等到奇技馆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尤其是奇技馆这条胡同挂了十分好看的灯笼,为来往的人们照亮。

林重阳进了院内先随手抓个人问:“老爷子在哪里?”

那人笑哈哈道:“不好意思重阳,老爷子方才还在这里,这会儿我也不知道了。”

祁大凤见他急匆匆的,笑道:“老爷子在玻璃窑炉间呢,我带你去。”

玻璃熔炉修在铁匠师父的隔壁,因为是加工半成品,所以比较简单。

他们现在主要利用焦炭加鼓风机的威力,能够将温度保持在1200°到1500°之间,高的时候一千七八百也差不多。

焦炭自然也是买现成的,价格不便宜,让林重阳着实肉疼一把。

好在以后可以赚回来,按照沈老爷子的话说“你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这个套狼的老爷子如今正一脸兴奋地撸着袖子和赵文成、工匠们在吆喝:“以前那些海外商人们带来的玻璃绿色的多,后来就有黄色、蓝色、白色的。咱们把这些个玻璃融在一起,能出什么颜色?”

蒋奎大声道:“咱们这里面淡绿色的多,估计还是这个颜色,那些黄色和蓝色的不要放进来,只用白色和淡绿色的就好。”

赵文成扭头见林重阳进来,招呼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