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萧南脸色微变,带着几分冷意道:“话也不能这么说,阿娘确实疼爱我,但阿娘时刻谨记皇后殿下的教诲,并不敢以权谋私,阿澄切不要乱言。”

侯郡君神色一僵,极不自然的笑了笑,掩饰住心底的不悦。

萧南眉头微蹙,这人,还真跟她父亲一个脾气。但凡有半点不如意就记仇,不可深交呀阿晼见气氛不对,忙打圆场,“好啦好啦,别说这些了,快看,皇后殿下的女官出来了,估计殿下要召见咱们了”

“嗯,走吧”

萧南很珍惜阿晼这个好友,也不想让她为难,便顺着话头应了一声。

侯郡君也发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忙扯出一抹笑,“好,走吧”

那女官果然立在偏殿前,传达了皇后的懿旨,请诸命妇入正殿觐见。

话音方落,偏殿里的命妇们,纷纷整理衣冠、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缓步跟女官进了正殿。

正殿,长孙氏头戴大珠花十二树凤冠,并两博鬓,身着深青色衣,朱红底儿翟文,领、褾、襈皆是朱红底儿织金云龙纹,朱红色的下裳,配朱红色大带,系白玉双佩,双手叠放双膝,跽坐在正堂上……

第140章 是门荫还是门荫?

一直以来,在萧南的心目中,长孙皇后都是个传奇女子。

萧南觉得,作为皇后,她大度,她恪守本分,并分外清醒的压制亲哥哥对朝政的影响力;作为母亲,她慈爱,她理智又明理的教导每一个孩子,即使不是她所出的养女;作为女人,她贤惠,她温柔,总是能不着痕迹的劝导夫君,并以女子的身份在由男人撰写的史书上留下了贤名……她,堪称完美的女人!

更不用说,萧南猜到长孙氏的重生或穿越的可能后,对她崇敬不已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敬畏。

此刻,那个被她幻想了无数次的传奇女子就坐在堂上,萧南忍不住好奇的打量着她。

但,当她真正看清身着华贵袆衣、神态自然端庄、目光澄澈睿智的中年美妇时,萧南惊奇的发现,面前这个女子已经不能单纯的用女人来定义。

上善若水!

猛不丁的,这四个字轰然砸入萧南的心底。

没错,长孙氏就像一池静谧的湖水,看似温柔无形,但却总能在和风细雨中慢慢改变着周围的人。

“乔木,你阿娘已经把事情都告诉我了,你做得很好,我和圣人都很高兴。”

长孙氏的声音并不高,但任谁都不会忽略它。

萧南忙直起身子,笑道:“圣人和殿下喜欢就好,儿以前不懂事,让阿耶和阿娘操了不少心,也累得殿下为儿忧心,如今能为圣人和殿下做点儿事,儿心里很是欢愉。”

长孙氏见萧南言谈确比几个月前见面时稳重了许多,欣慰不已,别人不会知道她对这个孩子的看重。正是她的出生,才让她确信自己终于改变了丽质的命运。

这也是当年得到喜讯后。她为何会第一次不顾朝廷惯例。为萧南请封县主。

要知道那时二郎还没有登基,自己也不是皇后,太上皇更是看在宋国公的面子上才准了自己的请求。

不过,现在看来。萧南确实是个小福星,她竟间接的救了魏征。而且在长孙氏几乎要绝望的关键时刻。

武氏的出现,让长孙氏心惊不已,而青雀和高明的争斗。更让她忧心忡忡——她决不能重蹈过去的覆辙。

长孙氏不能让儿子们自相残杀。更不能让李唐江山落入外姓手中。

因为,对长孙氏而言,这李唐的江山是她与二郎共同拼搏的事业,为了江山的稳定长安,她连自己的亲兄长都压制了,更不用说一个毫无关系的外人了。

然而。自从去年元月开始,历史的车轮似乎又转回了原有的轨道。长孙氏无力的发现,她努力了十几年,竟还是没能争夺命运。

这种明知道江山会被武氏谋取,李氏、长孙氏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她、她却无可奈何的感觉,真是太让人绝望了。

就在长孙氏决定破釜沉舟的那一刻,萧南送上的一处山林竟帮了大忙——魏征活了下来,支持高明的中坚力量又重新站了起来!

说实话,若是放在过去,长孙氏绝不相信那些鬼神之说,也不会对那神仙福地上心。

但自己经历了如此神奇的一世,她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另外,长孙氏有种直觉,她总觉得丽质所谓的‘雪娘子无意间找到的’的山林,跟萧南绝对有关系。

如果不是这样,为何会这般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