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见女儿又活泼又可爱的样子,萧南心里很开心。

说实话。女儿的降生,是她重生后最大的惊喜,也是她留在崔家的主要理由。

大唐民风开放,和离什么的都不是新闻。

但这并不是说,大唐对女人就没有要求,如果女子侍奉公婆至纯至孝、或者为夫守节的,依然会受到社会舆论和朝廷的大肆褒奖。

而在大家族里。母亲的声名直接关系到儿女的未来。并且,有个贤名在身,即便他日偶尔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儿。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世人的同情和谅解。

有了上一世的惨痛教训,萧南懂得一个道理,腹黑绝对比个性张扬活得更舒服。

“郡主,王大郎君来了。”

玉竹拿着个大红泥金的喜帖走进来,凑到萧南耳边小声的回禀道。

王佑安是来送喜帖的,托萧南的福,其中又有萧博娘子袁氏的保媒,他跟袁氏族妹的亲事终于定了下来,决定于一个月后成亲。

他此来,一是为了送请柬,二是为了送谢媒礼。

说实话,王佑安对萧南的感激和谢意,真是达到了顶点。要知道,以他一介商贾的身份,居然能娶到堂堂世家女,简直比白日做梦还要神奇。

诚然,相比于崔、郑、卢、李、萧等甲等世家来说,吴郡袁氏只是末流世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家里有几个支撑门庭的子孙,袁氏还能迅速复兴。而放在普通官宦或者勋贵那里,要想成为世家豪门,却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没个二三百年的富贵、煊赫,你也不好意思硬往世家里挤啊。

虽然未来娘子只是吴郡袁氏的旁系庶女,且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支撑门户,但仅这一个‘袁氏’出身,就价值千金。而且王佑安也知道,如果未来娘子不是独女,她根本不会嫁给商人为妻。像她们这样的人家,只要有兄弟在,家族便不会放弃她,极有可能给她安排一个或许不是特别显赫,但也绝不是商户的夫君。

只可惜,上无父母、旁无兄弟,她这一家算是绝户了,基本上不会给家族带来什么更大的利益,被家族放弃也属正常。

而嫁给王佑安呢,家族还能得到一棵摇钱树,为家族培养后进子弟提供了巨大的财物来源,家主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京中首富王金宝的嫡长子终于娶到了吴郡袁氏的贵女,这对于整个王氏家族都是一件足以记入族谱的大事。

如果不是王佑安拦着,今儿来崔家的就不只他自己了,他老子王金宝,自从知道未来儿媳是世家女后,嘴里就一直唠叨要‘好好答谢襄城郡主’‘亲去跪谢萧大娘子(即萧博娘子袁氏)’云云。

王佑安不是傻子,他跟襄城郡主的合作,是跟家族分开的,而且就他观察,郡主貌似也不是那种平易近人的贵女,如果不是有一层合作关系牵连,就是他本人也未必能进入崔家的门庭。

而他阿耶……

王佑安摇摇头,算了,还是别让他老人家来自取其辱了。

安静的跪坐在崔家的某间宾馆里,王佑安身姿挺拔等候那位玉竹小娘子的到来。

不过,令王佑安惊诧万分的是,今儿来接见他的竟不是郡主的贴身侍婢玉竹,而是郡主本人。

天呀,王佑安从来没有想过,他、他竟有机会亲眼见到郡主本人?!

惊诧过后便是巨大的惊喜,王佑安慌不迭的站起来,双手叠放身前,无比恭敬的等着屏风后的女子落座。

萧南原本没想亲自来见王佑安,只是想起有些事她想亲**代给他,另外,新市和南市即将开建,她们的合作也将正式展开,作为合伙人,她若连对方的面都不见,似乎又不太妥当。

想了又想,萧南还是决定正式接见一下王佑安。

随意的跪坐在屏风后,萧南隔着薄薄的白绢打量了一番王佑安,见他的情绪虽然激动,但举止还算稳重,当下便有些满意,唔,这个人确实有成功的潜质和资本。

“王大郎君无需多礼,坐吧!”

“多谢郡主。”

王佑安稳定了下心神,还算得体的躬身行礼,随后步履有些僵硬的回到榻边,轻轻展了展袍袖,规矩的跪坐下来。

“王大郎君与袁家娘子喜结良缘,我很为你们高兴。届时,我也会送上一份贺礼。”

萧南也没有遮掩,很明白的告诉他,自己将不会出席王家的婚礼。

不是她故意装逼、摆架子,实在是社会的风气就是如此,如果她真的大摇大摆的去了王家,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