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如同一年前萧南险些流产那日一般,海桐再次陷入了抉择中,ab?继续当辰光院的路人甲,还是选择做郡主的心腹?

思忖好一会儿,海桐才下定决心的用力点头,“郡主放心,婢子定会把这事儿办得妥妥的。”

“嗯,很好!”

萧南睁开眼睛,定定的看了海桐一会儿,只看得海桐额角渗出了汗珠,才缓缓点头,接着她又对玉簪使了个眼色。

玉簪会意,从腰间的荷包里取出个三寸长、半寸宽的小木条递给海桐,“去中庭账房领两贯钱,差事办好了,郡主还有重赏。”

海桐忙接过木牌,千恩万谢的冲着萧南连声谢赏。

“好了,赶紧去办差吧,郡主还等着你的信儿呢。”

玉簪见萧南面露沉思,便知她此刻早就将心思转移到其它地方,忙打发了海桐,自己也悄悄退到一边。

萧南的视线定定的注视着房间一角,思绪却再次回到刚才的思考中——老夫人的话里一定有其它的意思,崔家肯定有什么背着她进行着。

到底是什么呢?

萧南的大脑里翻滚着各种片段,猛然间,画面定格,脑海中浮现出除夕那日祭祖时大夫人诡异的表现和崔八心不在焉的样子。

难道从那时起就有什么事发生了吗?

若真是如此,那定是在祠堂里发生了什么。

偏祭祖的时候,崔家除老夫人外,所有的女眷都在祠堂外的廊下行礼,并没有进入祠堂。

想了解祠堂内发生的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询问包括崔八在内的崔家男丁。可萧南记得很清楚,当日她就问过崔八,崔八却只是苦笑,什么都不肯说。问其它郎君?

萧南想了想,开口问玉簪:“有办法跟其它院落的郎君取得联系吗?”

她是做弟媳妇的,自然不能当面去问那几位大伯子。但手里的奴婢可以呀,而且萧南知道,玉簪和苏妈妈几个努力发展了一批崔家的家生婢,他们是崔家最底层的奴婢,差事看着不起眼,人脉却非常多,亲戚朋友、七拐八绕的,能跟许多家生奴套上关系呢。

想打探消息,或者关注哪个院落的动向,这些人最得力。

玉簪毫不犹豫的点头,“有,咱们院马厩的马夫韩二是崔家的家生奴,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崔家当差,而且分散在好几个院子里。郡主,您想知道哪个院子的情况?”

“不拘哪个院子,我只想知道除夕祭祖的时候,老夫人和老相公在祠堂说了什么要紧的事儿,尤其是跟咱们辰光院有关的事儿。能打听到吗?”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玉簪帮她打听了许多事儿,这些情报基本上都属实,足见玉簪手底下发展的那批人还是很靠谱的。

“没问题。婢子这就去安排。”

玉簪爽利的应了差事,见萧南没有其它的吩咐后,便退下去办差了。

萧南一个人坐在大炕上继续整理思路,刚才也不过是她的一个猜测,事实究竟如何,她还不能确定。

萧南无法确定,大夫人心里却明镜似得。

从荣寿堂回来后,大夫人郑氏便阴沉着脸,整个人被超低气压包裹着,愤愤的回到自己的院落。

“老夫人是什么意思?难道她还不死心,一定要过继?”

一屁股坐在方榻上,大夫人满腔子都是怒火,根本顾不得什么仪容。

“大夫人,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有谁对您不敬?”

赵妈妈是大夫人的陪房,平日里最得她信任,这会儿眼瞅着主人生着气,忙凑上前低声询问。

“哼,还不是那个老虔婆,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想着颐养天年,还在家里兴风作浪……”

第029章 过继(三)

第029章 过继(三)

“哎呀,我的好夫人,可不敢这么说呀。”

赵妈妈忙作势要捂住大夫人的嘴,压低声音说,“您忘了二老夫人?咱们在荣安堂的人都说了,就因为二老夫人言语上对老夫人不敬,二郎君(指崔守义)差点儿闹着要休妻呢,若不是老相公极力劝阻,二老夫人即使不被休,也会被送到庄子或者庵堂里‘静养’呢。”

大夫人当然知道这些,安插在荣安堂的钉子还是她亲自安排的呢。

不过,知道归知道,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大夫人才知道被这尊老祖宗压着是怎样的痛苦。

她用力拍开赵妈**手,狠狠的说道:“那又如何?哼,七出里可没有对姑祖母不孝而被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