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而所谓的回禀父母,其实只是走过场,也是向崔幼伯表明。他李宏不是那等不守规矩、眼中没有长辈的轻狂之辈。因为李宏相信,他家父母只要听说未来儿媳是卢氏女,定会一百个愿意。

果然,李宏给家里写了信,没多久,他家阿翁、阿耶、阿娘等一家子人带了好几大车的礼物,组团进京帮他准备婚事。

男女双方都满意,很快便定了亲。并一步步的走六礼的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昨日,两家已经定了婚期,‘请期’一礼算是走完了,卢县君也能放心的来跟老夫人道谢兼送谢媒礼。

“呵呵。那也是他们有缘份。”

老夫人被卢县君一通夸奖,很是开心,直笑得见牙不见眼。

萧南见老夫人的精神好,也很是高兴,忙凑趣道:“阿婆帮表妹寻了件好亲事,我这个做表嫂的也不能不表示,定会准备一份厚厚的礼物给她添妆。”

卢县君知道萧南这是烘托气氛,跟着附和,“那感情好呀。呵呵。谁都知道,咱们大娘子可是最大方,且最爱关照弟弟妹妹的好嫂子。老夫人,说到这里,我都有些嫉妒您了,您这是从哪儿找来这么孝顺贤惠的孙媳妇呀?”

听卢县君说得有趣,老夫人笑得前仰后合。手指续点着她,道:“好你个牙尖嘴利的猴儿,马上要做外大母的人了,还这么促狭。”

老夫人高兴,满屋子的人也跟着开心,一时间,堂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直到崔幼伯下衙回来,堂屋里的气氛还是极欢快。

“呵呵。今天有什么喜事呀?阿婆这么高兴?”

崔幼伯恭敬的行了礼,然后才来到老夫人榻前,紧挨着她的单榻跪坐好。

“确有件喜事呢……”

老夫人见孙子回来了,心情更好,伸手握住崔幼伯的手,将李宏与卢晚的喜事告诉了他。

“呵呵。他们的婚期定啦?阿婆又说成了一门好亲事呢。”

崔幼伯好久没看到祖母开心的笑容,心安的同时,也忙跟着凑趣,故意装着一副财迷的样子,问道:“不止表婶给了您多少谢媒钱呀?这门亲事这么好,谢媒钱少了咱可不依呀。”

老夫人用手指戳了戳崔幼伯的额头,笑骂道:“这一个两个的,竟都成了财迷精?我那如谪仙的玉郎孙儿哪去了?”

萧南忙插嘴,笑道:“自是埋到铜钱堆里啦。”

“哈哈哈……”老夫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直说萧南也是个促狭鬼。

崔幼伯见堂内满是欢乐的气氛,想起另一件喜事,笑着说道:“阿婆,您的玉郎就在这儿呢。呵呵,对了,还有件事儿,孙儿想跟您说。”

老夫人拿帕子按去眼角的泪花,随口问道:“什么事儿呀?”

崔幼伯看了眼萧南,柔声道:“再过几日便是乔木的生辰――”

老夫人‘呀’了一声,打断他的话,“可不是吗,七月十五是乔木的生辰。过去两年家里总有事儿,这次咱们一定要好好给乔木庆贺一番。”

萧南是晚辈,在长辈面前自要推辞,忙笑道:“哎呀,我才多大的人呀,过什么生辰。”

崔幼伯也怕老夫人怪他太疼惜媳妇儿(这娃儿还是不了解老夫人呀,以为谁都跟他阿娘一个德行),解释道:“其实也不全是为了庆贺生辰,孙儿想着,长生洗三、满月的时候正赶上大堂姐的丧期,也没能好好操办,孙儿一直觉得对不住岳父岳母。这次,借着乔木生辰,把亲朋都请来聚一聚。”

老夫人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孙儿真是长大了,越来越会处理事情了,这次,她真是可以放心的把荣寿堂交给他了!

第103章生辰(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中元节,亦是荣寿堂摆宴席款待宾客的日子。

不过,虽然崔幼伯和老夫人都说要给萧南好好庆祝生辰,但萧南毕竟是个孙媳妇,上头还有好几层的长辈,按照规矩,并不好单为了她一个小辈的生辰而大摆筵席。

再加上现在是战时,京中的诸多名将、勋贵子弟都跟着圣人去辽东砍人,哦不,是平叛。京里剩下来的女眷们担心之余,都多了一项工作,那便是吃斋念佛,祈求佛祖保佑征战在外的亲人平安。她们无心社交游乐。

另外还有梁州的时疫,也让京中的气氛凝重了几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崔家还真不好出风头。

萧南也明白,所以在崔幼伯发请帖的时候,她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