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郎君身边的亲随,有个叫阿大的,郎君对他家中的情况可还了解?”

“阿大?”崔幼伯咽下嘴里的茶汤,不解的看向萧南,用眼神无声的询问着。

“是呀,他是哪里人士?年方几何?可曾婚配?”萧南也没绕弯子,直接问出想知道的情况。

崔幼伯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道:“他是万安县人士,今年二十有七了吧,应该没有娶妻。”

没遇到崔幼伯之前,阿大过得有些落魄,似他这样家务恒产的游侠儿,即便是良藉,也很难娶到合适的妻子。

萧南嘴角抽搐,这人也真是的,人家好歹跟了他近十年,他对人家居然如此陌生。

看来,靠崔幼伯是不成了,萧南端着茶盏,想着改日唤那阿大进来让她亲眼瞧瞧,顺便亲自问问他,若是可以,当场就敲定两人的婚事。

崔幼伯说完,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揉了揉鼻翼,“娘子,你不会是想帮阿大做媒吧?!”

萧南倒也没有隐瞒,直接点头道:“嗯,咱们家里有不少丫鬟、小厮到了婚配的年龄,我正想着如何安排呢。对了,郎君,你身边除了阿大、阿二等人,翰墨澄心他们也都不小,按家里的规矩,他们也该娶亲了。”

崔幼伯闻言,稍稍一想,似是在核对几个小厮的年纪,片刻后,他点头,“嗯,他们确实该娶妻了,这事儿就交给娘子安排了。”

“好,”这本就是主母该管的事儿,萧南没有理由反对,不过她还是提醒着:“郎君抽空也问问他们,想要个什么样的娘子,省得成亲后两口子过得不和睦。虽然他们身份卑贱,娶谁不娶谁由不得他们挑拣,但我看他们服侍郎君极用心,便给他们个恩典。”

崔幼伯对这些琐碎的家务事并不感兴趣,但瞧萧南重视他身边的人,不免有些高兴,连连点头:“好好,一切都听娘子的,待他们的亲事成了,我让他们给娘子来磕头谢礼。”

说着说着,崔幼伯猛然想起一事,他偷眼看了看萧南的脸色,斟酌良久,才讷讷的说:“娘子说到奴婢们的婚配,我、我想起一事——”

见崔幼伯吞吞吐吐的,萧南便猜到应该不是什么好事,她故意侧着头、微皱眉心,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崔幼伯愈发觉得嗓子干涩,忍不住的吞咽了几下,道:“昨日赵妈妈寻我,给我送了些亲手做的吃食,娘子孕吐的厉害,闻不得鱼腥味儿,我便没把那鱼羹带回来……赵妈妈偶尔提了句,说、说她家的小儿子,如今在府里的门房当差,今年、今年二十有二,尚未娶妻,她、她想求娘子帮她家三郎寻个好娘子。”

磕磕巴巴的,崔幼伯好容易把话说完,然后就眨着眼睛看萧南,满眼的期待。

萧南不动声色,笑着应道:“既是赵妈妈的儿子,那也就是郎君的奶兄弟,我理当帮忙。”

她觉得,赵妈妈既求到了崔幼伯那儿,绝不是为了主人随便给她儿子配个丫鬟这么简单,唔,或许,赵妈妈已经有了人选,且这个人还是她萧南颇看重的。

崔幼伯原就不擅长这种事儿,这会儿正尴尬着,见萧南爽快的答应了,顿时松了口气,暂时忘了赵妈妈还有个委婉的备注:老奴看娘子身边的玉莲甚是稳妥,若是能有幸娶到这样的好女子,真是老奴一家的幸事呀。

次日,萧南寻了个由头,把阿大叫进内院问话。当然,依着他的身份,他只能在廊庑下待着。

隔着屏风,萧南根本看不清阿大的样子,不过她问了几个问题,阿大都回答得很不错,她当下便有几分满意。

随后,萧南便问起了阿大的个人情况,比如家人呀、婚姻呀、未来有什么打算呀……

阿大早就听府里的人议论,说娘子正在给府中适龄的奴和婢们婚配,今日娘子唤他来,他就隐约猜到了几分。听了娘子的话,他更加确定了。

先是照实回答了问题:“某尚未婚配,家中已无亲近长辈。”

说着,阿大躬身行了个礼,请求道:“听闻娘子近旁服侍的女子皆贤惠柔和……某虽粗鄙,但家世清白、略有薄产,欲聘一贤者为妇,求娘子成全。”

萧南很满意,不过还是问了问阿大未来的打算。

阿大对此也早有答案,他愿意投身崔家为部曲,继续做崔幼伯的贴身护卫。

萧南更满意了,于是当场敲定了婚事,并商定了婚期,决定在年前将玉兰嫁出去。

玉兰的亲事定了,接着便是玉莲和玉竹,她们两个倒也干脆,直接把相中的对象告诉了萧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