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 (第1/4页)

又不是去奔丧,一身缟素的跑到太极宫,宫里还有个皇帝生了重病,这不是自己找挨骂吗?!

大公主也不多加解释,直接丢给萧南一句话:“你什么都别管,一切都听阿娘的。”

自家亲娘当然不会害她,萧南虽心里迷惑,但还是乖乖点头,“嗯,儿知道了。”

母女两个下了牛车,在进皇城前,大公主又命萧南脱掉乌皮靴,只着白锦袜步行走了进去。

紧接着,便是前文提到的场景了。

当时,乍闻大公主说请皇帝褫夺她的郡主封号时,萧南也吓了一跳,幸好她一直匍匐跪在地上,头几乎埋在两腿间,是以众人没看到她错愕的表情,否则,大公主的一番努力就白费了。

现在回想起来,萧南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暗赞一声,姜还是老的辣。

相较于大公主这番郑重其事的赔罪,萧南之前的计划简直就是小孩儿过家家,哄哄普通的老人家还成,但却骗不过精明的帝后。大公主不愧是宫里长大且最受宠爱的长女呀,心思敏捷、行事周密,做戏都做得这般逼真。

以退为进,哀兵之计,大公主运用得出神入化,连萧南到最后都险些信了大公主是真心想代女请辞封号。

唉,看来她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呀。

萧南在心里叹了口气,随后道:“阿娘,儿知道了,以后定会谨慎行事,再也不让您和阿耶为了劳神操心了。”

这就像后世销售培训里常说的话,你必须自己相信了,才能让别人相信。演戏也是这般。

如果你自己都觉得你是在演戏,你们别人看了更会觉得虚假。

大公主却笑了,笑容很温柔、很慈爱,她轻轻揉了揉萧南披散的头发,道:“又说孩子话,为人父母的,就算你长到了七老八十,我与阿耶照样会为你操心、为你筹谋。”

话题转回今日之事,大公主舒了口气,“好了,这件事算是了结了,明日宫里便会有赏赐下来,以后平安和韦家也会消停一段时间。当然,你也别忘了皇后殿下的话,回去用心抄写经文,顺便在家里好好待上一个月……”

大公主知道,她今日在宫里的那番话,父母定会明白,为了安她的心,也为了安所有宗室、皇子、公主的心,太子必会有所表示,而平安嘛,她醒来后等待她的将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静养’!

PS:一更,中暑终于好了,但嗓子还有炎症,唉~~~

☆、第116章避暑去

正如大公主所料,次日下午,便又东宫的内侍来崔家,官方说法是近日崔幼伯工作出色,太子很满意,于是特意赐给他首版活字印刷的御制新书十套,上贡团茶十方,以及将作监新制的金银器皿各十套。

东西不是很多,也不甚值钱,但其中的深意大家都明白:太子虽然以崔幼伯的名义给崔家赏赐,但有点儿脑子的人都知道,他这是变相的对昨日之事表态。

而太子的意思也表明了一件事,昨日襄城郡主与平安郡主之争,襄城郡主赢了,不但赢了里子,如今面子也赚了回来。

另外,太子又向圣人建言,说几位公主之子渐大,也该为朝廷效力,是以请圣人擢选了几个在京的公主之子入云骑卫,正七品上阶。

其中就包括大公主的双生子萧真和萧直。

也就是说,萧南的两个弟弟,不足五周岁的小豆丁眨眼间成了正七品的卫官,虽然只是勋职,且品级不高,但好歹也是正经官身了。以后,待两小的长大后,可以直接以此为阶梯,谋军职也好、参加吏部铨选也罢,都能有个很好的前途。

圣人降旨的时候,特意命传旨内侍跟众位公主透漏,此次给她们的儿子升官,全都是太子的建议。

公主们都是极聪明的,当下便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纷纷进宫谢恩,然后又去东宫跟太子致谢。

而太子呢,明白了父亲的顾虑和诸位姐妹弟弟的担心后,仿佛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心思分外灵透,见到众位姐妹,更是热情招待,言语间时常提起幼时趣事。一时间,整个东宫和乐融融。

圣人和皇后听说了,分外高兴,尤其是圣人,特意召太子来立政殿,父子两个再次私聊。

“看来,你已经都明白了!”圣人很欢愉,眉眼间也多了几分轻松,似是解决了一件困扰他许久的大事。

太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轻轻点了点。道:“儿都明白了,平安是儿的骨肉至亲,阿姊和弟妹们亦是儿的骨肉至亲。尤其是阿姊,幼时对儿多有爱护,如果平时儿多注意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