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众人纷纷点头,可不是嘛,柴玖娘白净细嫩的脸颊上赫然一对手指印儿。

有了萧南的解释。又有了柴玖娘的真人实证,大家对果酒的神奇疗效也愈发好奇起来。

从古至今,对于女人而言。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便是美容,尤其是现场这群养尊处优的贵妇们,她们每日除了宴饮、游乐,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化妆、养颜和衣服首饰上。

这会儿听了萧南等人的谈话后,也不禁来了兴致。七嘴八舌的加入进来。

大家从果酒养颜谈到了夏日护肤,又从护肤说到了禁口的辛辣食物,不多会儿,楼就歪了,话题也从长安扯到了西域,最后。大家更是聊起了时下流行的胡旋舞。

至于平安和她的小跟班,也早就淹没在一群嘁嘁喳喳的女人当中,她那句‘果酒适宜久婚不孕的女子’的话。也被丢在了角落里,无人关注。

“……说起胡旋舞,我家也养着一些伎人,不过只会些传统的舞曲,像什么九部乐、太平乐、破阵乐。看着倒也热闹,但却不如胡旋舞、胡腾舞这样的时下舞曲新奇。”

阿晼喜欢热闹。谈起这些玩乐的趣事,分外有精神。

有人却不同意阿晼的话,只见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妇人,轻声细语的说道:“定襄县主此言差矣,别的舞曲不说,单说九部乐,其中《燕乐》吉祥瑞奇,《清商乐》娴婉、舒缓,《西凉乐》优美、娴雅……”

只听她侃侃而谈,将九部乐一一点评了一番,最后总结道:“反观那胡旋舞衣饰不雅,舞步单一,根本难登大雅之堂,在西市胡商的酒肆还可随意旋转两圈,但在我等朱门大户的庭院中,却不宜舞弄。”

众人闻言,有暗自点头的,也有面露不服的,待那妇人说完,七嘴八舌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萧南见状也不由得摇头,没办法,事情就是这样,再美好的东西也有人不喜欢,再丑陋的怪物也有人欣赏,彼时胡旋舞刚刚流入中原,正是世人新奇的时候,有人喜欢它的乐曲欢快、转步华丽,也有人说它不是正道,难登大雅之堂。

贵妇们积极的议论着,宴席很快就开始了。

萧南领着跟一干小盆友玩得欢乐的灵犀一起入席,长孙家的宴席准备得非常丰盛,除了大型宴集常用的名菜外,还有不少时下流行的吃食,像崔家炒菜也赫然出现在席面上。

主食也准备了好几样,但大多都是面食,像什么蒸饼、胡饼、穑�敚�τ芯∮小A硗饣褂邢娜兆钍芑队�睦涮裕�蠢涿妫��

灵犀跟一众小姑娘玩了一上午,肚子早就饿了,这会儿捉着银箸,欢快的进食。

不过,小家伙虽然饿了,但礼仪半点儿不错,让人看了不由得暗自点头:崔家的教养真不错,连个六七岁的小娘都这般坐姿端正、举止优雅,小小的面庞上只见纯真,却丝毫不见孩子的顽劣与骄纵。

许是刚才被萧南软软的刺了一下,用餐的时候,平安格外安静,即使看向萧南的目光中满是愤恨,但再也没有做出什么挑衅的动作。

顺利用完昼食,主人便引着诸位宾客去前厅观赏歌舞。

长孙二娘小跑着个过来,又把灵犀叫去一起游戏。萧南还担心小家伙习惯了睡午觉,饭后可能会没精神,不成想,灵犀一见长孙二娘,便欢快的迎上去,拉着对方的小手,一起朝小伙伴们奔去。

“这孩子……”

萧南轻轻一笑,缓缓摇了摇头。

前厅的鼓乐声已经响起,萧南侧耳听了听,是熟悉的歌舞戏《踏谣娘》。

这出歌舞戏据说是由真人故事改编,相传源自北齐,其中有歌有舞有旁白,还有观众的和音,带有喜剧色彩,颇受世人的喜欢。在彼时,不但在民间流传,就是在皇宫,皇帝和群臣也喜欢。

萧南正想着,忽听到众贵妇忍不住跟着和歌,“踏谣娘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接着便是一阵唏嘘、惋惜,为戏中那个被丈夫虐待的女子叹息。

萧南坐在厅外的回廊上,一边听着不远处的歌舞声,一边出神的想着什么。

“呵呵,表妹好兴致,怎么不去前厅欣赏歌舞?”

忽然一个有些熟悉的男声传来,萧南一惊,心跳也加快了几分。她忙抬起头,看到李荣正倒挂在游廊的横梁上。

萧南嘴角抽动两下,“李表兄,您这是在练什么神功吗?怎么放着好好的大路不走,偏要走旁门左道?”

李荣唰的一个鹞子翻身,翩然从梁上飞落下来,他随手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