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1/4页)

一边说着,萧南一边把崔幼伯推到主位上,自己则坐在他对面。夫妻两个四目相对,萧南继续道:“郎君有大志向,在公事上,我帮不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拖你的后腿,照顾好孩子,把家里的事儿处理妥当,让你无后顾之忧的去做大事……”

崔幼伯要的就是萧南的一个‘态度’,听了她这番真假参半的话,他明知其中有水分,但还是心里熨帖。

接着,萧南又说出一个让他更加‘熨帖’的话。“对了,郎君此去,我和孩子们不能随行,可郎君也不能无人侍奉呀。家中还有三个侍妾,不如,让金枝或者玉叶跟郎君去西北——”

萧南住了口,因为崔幼伯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仿佛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或是被人迎头敲了一记。

崔幼伯很不高兴,他已经他做的够明显了,可娘子怎么就不能体会呢?!

你瞧,他不是把其它几个侍妾全都打出去了嘛,就是家中的三个侍妾,也都有着不能走的理由——

金枝、玉叶已经育有崔家子嗣,把她们打出去。让人家母子、母女分离,未免有违天和,不符合崔家仁厚的家风;

而阿婥父母家人统统死光了,身体又娇弱,前脚出了崔家的大门,后脚就可能迈进棺材。

再说了。崔幼伯夫妇早就答应了杨大娘,要好好照顾杨婥。

如今,崔幼伯已经决定要做个好夫君、好父亲,他便渐渐将那些男女之情统统收了起来,就是杨婥,他对她也只剩下兄妹之情。基于这份情谊,他能做的便是让杨婥一生一世无忧,不被人欺侮而已。

再多的情爱,崔幼伯却是给不了了。

他要所有的感情投入到他的妻子、儿女身上,以营造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

其实,他也已经这么做了。

可、可为什么,娘子就是抓着过去不放,总以为他崔幼伯还是当年那个只知道风花雪月、浪漫风雅的无知少年?!

深深吸了一口气,崔幼伯僵硬的说道:“娘子,我有小厮服侍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侍妾。”

萧南挑挑眉,咦,这家伙真要‘从良’了?竟然不沾女色了?

要知道,崔幼伯此去西北,并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儿,至少也要待个一任、至少三年哪。

遥想当年,崔幼伯去解县的时候,不过区区几个月,便换了三波侍妾轮番去伺候呢。

啧啧,只是不知道,他这一次能坚持多久。

萧南忽然来了兴致,她要看看,这次崔幼伯的‘改变’到底能变成个什么样子!

微微一笑,萧南点头:“好,我知道了!”

崔幼伯看出萧南根本不信他,心里郁闷的要死,但不管他如何郁闷,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做的。

除了准备远行事宜,崔幼伯还要继续去学院客串老师。

没错,崔幼伯是积微学院的客座讲师,每隔一旬,便去给学生们讲讲律法,谈谈案例,有时还会跟学生们一起讨论下最新的疏议。

隔了一旬,今日又是崔幼伯的授课时间了,于是他准时前往公共课的大教室,给一百五十多号学生讲解律法。

崔幼伯不愧是在大理寺混了好几年的专业人才,说起大唐律,简直是倒背如流。而且,在大理寺的日子里,他整日埋在案宗里,什么大案、要案,什么引律法大讨论的经典案例,他都信手拈来。

加之这厮的外形着实不坏,讲得内容又生动有趣,一群或小、或大年龄不等的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半个时辰过去了,到了下课的时间,还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们意犹未尽,下课的钟声一响,他们便冲到讲台,将崔幼伯团团围住。

崔幼伯做了几个月的老师,也颇喜欢这种教书育人、给后辈们解疑答惑的感觉,所以看到这么多勤奋好学的孩子,他很高兴。

但这里并不是讲解的好地方,他看了看四周,唔,这几个都是十四五岁的高年级学生,他一挥手。“跟我来,咱们去外头说!”

一边说着,崔幼伯一边收起教案,领着七八个小少年往教室外走去。

当初学院共招收了一百五十八个学生,其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萧南便按照后世分班的方法,将学院分作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初级班算是启蒙班,因为学生大多是五岁至七岁的小豆丁。有些虽然已经开始启蒙,但大多数的孩子都维持在一个刚刚背完《太公家教》、刚刚学会写几个字的水平。

中级班的学生则是八岁至十二岁的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