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部分 (第1/4页)

剩下的不到一成的人,还是看在他们貌似头领的份儿,特意留下来的活口

李去病领兵一年多,也曾参加过数次小规模的战役,但这么轻便就胜利的战役,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是以,李去病异乘奋的提着横刀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这时,几十个兵卒拖着三四十个宿醉不醒的人走了过来,领头的小队长抱拳回禀:“好叫都护知道,咱们抓了几个活口!”

“哦?可都是突厥人?”

李去病已经给这些马贼的身份做了确定,甚至他都想好了给皇帝的报功折子怎么写,所以听到有活口,很是兴奋的问道

“……”小队长吞了吞口水,道:“额,有几个是突厥人,不过大部分却是却是唐人,其中其中还有一个是是都护府的长史……”

“什么?”

李去病吓了一跳,快走几步来到近前,直接用刀柄托起某人低垂的脑袋,看清那人的面貌后,不禁失声道:“董达,竟然是你?!”

这时,又有几个兵卒来回禀:“报都护,在土堡的地牢中发现十几个妇孺,她们称自己是边民,被郭别驾串通突厥匪人劫掠至此……”

崔幼伯等一干文官刚走进院子,便听到了这句话,郭继祖一个倒仰,直接昏死过去

三县令中,体型微胖的县令见状,忙道:“使君,郭某昏倒了!”

ps:谢谢雯雯心心邀月青旋亲的小粉红,谢谢女娲传人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谢谢哈~~rs

☆、第359章 这小子真坏

胖县令的话不多,寥寥数字而已

但其中隐藏的深意却极大

使君,是个尊称,古时用来称呼州郡长官,而彼时用来尊称刺史郎君

按理说,崔幼伯是鄯州刺史,属下们早该这般称呼他的

但那时郭继祖在鄯州的威势太盛,接连挤兑走了好几位‘使君’,从而导致大家对每一个到任的新刺史都持观望态度,断不敢轻易表态

在郭继祖的积威下,许多人都渐渐忘了鄯州还有刺史,而使君这个称谓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崔幼伯来到鄯州,没用一年就立了威,但郭继祖尚在,且看其活跃的样子,也不像是能被人彻底打倒,众人即便对新刺史有信心,可也没到了那种从骨子里信任敬畏的地步

所以,大家还只是客客气气的称呼崔幼伯为‘刺史’,亲近些的则称呼他为‘郎君’

至于‘使君’,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般称呼他

崔幼伯心中微动,扭头看向胖县令,淡淡的目光中带着几分异色,似是不认识这位属下一般,上上下下把胖县令看了个遍

胖县令吞了吞口水,硬是在崔使君探照灯一样的目光中拔高了胸脯,颤着声音道:“使君?”

他就不信了,他拍马屁还拍到马腿上了

他更加不信了,崔幼伯对于‘使君’这个称呼就一点儿都不在意!

崔幼伯微微一笑,点头,“嗯,知道了彭县令,郭别驾上了年纪,身体原就不好,这几日跟着咱们风餐露宿的,想必是有什么不适这样,你去将他搀扶起来吧!”

待会儿还有好戏呢,岂能缺了猪脚?!

至于这个胖胖的彭县令嘛,性子倒蛮油滑的

对于这种见风使舵的油滑之人,崔幼伯谈不上喜欢,但也称不上厌恶,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油滑之人未必就是坏人

更何况,彭县令的官声虽谈不上多好,但也不差,上任多年,他的政绩总能保持着一个中间的位置上

不好也不差,一年两年是偶然,年年如此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要知道,彭县令在鄯州已经呆了七八年了,刺史都换了仨,他却能始终保持‘中等’的考绩,若说他只是个懂得拍马逢迎的人,鬼都不信呀

有能力就好

崔幼伯不怕彭县令没有算计,就怕他是个只知道附和上峰的庸才

他崔幼伯要的不是点头哈腰的拂林犬,而是能干活有机变的人才

这个彭县令,倒是可以收来一用呀

咱们?

彭县令正忐忑着,忽听到崔幼伯的这番话,满是红光的胖脸上展开了笑容,他忙点头,“是是,属下谨遵命!”

说着,他三步并两步的来到昏倒的郭别驾近前,伸手就要搀扶

就在这时,另一位稍瘦些的袁县令也立刻明白过来,冲着崔幼伯拱了拱手,主动请缨道:“使君,彭郎一人恐怕不方便,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