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 (第1/4页)

己的话嘛,如今自己把崔德芳和阿尔叫来,就是让他们来做证人的。

萧南不是笨蛋,只要看到他们,定会猜到家中有了变故。

她、她应该惊慌失措、或是气愤难平才对呀,怎么——

她哪里知道,萧南虽被关在了大慈恩寺,可有个能够自由出入的李荣做耳报神。京城发生的大小‘奇事’,萧南知道得一清二楚。

武氏被噎了一记,好半会儿才反应过来。她撇了撇嘴。嘿嘿冷笑两声,“不愧是夫人呀,还真有几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势,不过,哼哼,不过很快你就知道自己的处境有多糟糕了。”

到了那时。看你还怎么嚣张?如何镇定?!

武氏咬着牙,心里暗爽的想着。

“说、重、点!”

萧南没好气的再次打断,若不是看到了崔德芳和阿尔两个,想知道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才没耐心在这里听武氏瞎显摆呢。

武氏又被噎了一记。脸色很是难看,深深吸了口气。才道:“重点就是郎君回来了,知道你惹了大祸,为了不连累崔家,郎君说,从今以后,夫人就安心在慈恩寺静养吧,家中之事皆有我负责。”

似是在赌气,武氏的语速很快,几乎是一口气将话说完。

说完了,武氏又后悔了,担心自己说得太快了,对方没能领悟自己话里的意思,她忙又补充道:“就是说,夫人不在家的日子里,荣寿堂的一切事物全都由我负责,包括家中的庶务和几个小主人的日常琐事!”

说到最后,武氏的脸上写满得意,尤其是在说道‘几个小主人’时,她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再配合上她刻意加重的语气,哪怕是个傻子也知道她话里的深意。

萧南可不是傻子,武氏相信她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武氏的话刚刚说完,萧南的脸就沉了下来,一双幽深的眸子直勾勾的盯着武氏。

武氏得意的回视过去,虽然萧南的目光森寒得令人心惊,但武氏对她有着多年的恨意,在这股子恨意支撑下,武氏硬是跟萧南对视了好一会儿。

在场的人,尤其是崔德芳和阿尔两个,见情况不好,忙上来打圆场。

“夫、夫人,郎君、郎君这样安排也是、也是担心家中无人照看。您、您放心,家里有、有郎君在,定、定不会乱了规矩!”

崔德芳一边结结巴巴的劝慰着,一边暗自抹汗,心中第n次的抱怨:郎君呀郎君,您怎么就给某找了个这么‘好’的差事?!这不是得罪主母吗。

一头是主人,一头是主母,夹在两尊大神中间,崔德芳苦逼得无以复加,恨不得立时消失不见。

只可惜,他不可能消失不见,那就只能在两个主人中选择一个。

他姓崔,他家祖祖辈辈是崔家的家生奴,他与父亲深受郎君的器重(他阿耶还在鄯州做人质),是以哪怕明知道主母在家中的权势极大,崔德芳还是硬着头皮站在了崔幼伯一边。

不过,萧南多年主母坐下来,积威甚重,饶是崔德芳做出了选择,在萧南面前也不敢造次。

其实不止崔德芳,就是阿尔这个武人,此刻也一脸纠结,唉,若不是郎君有令,他真心不想来呀。

吞了吞口水,阿尔还是点头附和道:“是呀,夫、夫人,郎君这般安排也是为了家里好!”

“哼,让婢妾当家,肆意践踏家规,这也是为了家里好?”

萧南冷哼一声,嘲讽道:“还有,什么叫安心在寺里静养?崔肃纯这是要软禁本夫人吗?”

“哎哟,夫人,饭可以乱吃,这话却不能乱说呀,”

武氏见萧南终于如自己所愿的生气了,笑嘻嘻的凑上前。一脸‘我为你好’的模样说道:“郎君这么做可是为了整个崔家呀,谁让夫人惹出这么大的祸端来呢,总不能为了你一个人,让整个崔家都跟着陪葬吧。”

说到这里,武氏用力拍了记额头,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哎哟哟,瞧我,竟忘了将这件事告诉夫人。夫人。您还不知道吧,武库的火器是被贺鲁安插在京城的密探盗走的,如今那些火器已经顺利运出京城,并趁机突袭了还在途中的三万援军。

与此同时,贺鲁集结主力,再次洗劫了定州、西州,烧杀劫掠无数,给咱们大唐造成极大的损失……”

萧南眉头紧锁,脸色阴沉的可以挤出水来。

武氏见状却愈发开心。继续道:“究其原因,却是夫人之过。唉,谁让夫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私藏朝廷重器。夫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