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荆氏? (第1/1页)

离开外婆家,苏唐有些失落,“唉,除了骗了顿饭,好像没多少线索。” “也不是。”林初提醒道:“外婆说,河清坊过去有很多大户人家,在上海做生意。” 苏唐点头,“上海,然后?” “墙界。” “对!城市档案馆。”苏唐狠狠一点头。通常墙界,都是在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户人家的姓,外加所属宗祠名,镶嵌在大门外的墙内,是宅第之间的界限。 只要档案馆里有清晰的照片,看清是哪几户,之后应该能找到他们的后人,再问知不知道‘yizhen’。 “还有,你外婆说的巧巧奶奶,是不是楼里年纪最大的?”林初问。 苏唐想了想点头,“是吧。不过,她前年就去养老院了。你想去拜访她?” “去问问,说不定有线索。”林初点头。 “好,我有巧巧姐姐的微信,我跟她约时间。”苏唐爽快的说。 没想到,二人在档案馆对着电脑,足足找了一下午。上百套老建筑的图文资料,来不及细看,全部下载下来。直到档案馆下班,二人才头昏眼花的离开。 档案馆门口,苏唐早捧着杯奶茶在解压了,“巧巧姐姐回复说,明天一早她就要带她爸过去看奶奶。一起?” “好。”林初点头,顺道拐进边上的大M。 “早上7点。”苏唐道。 “这么早?”林初在机器上开始自助点餐,“你吃啥?” “牛肉堡加薯条。老人都起的早,而且巧巧姐姐还要赶去上班。”苏唐一点不客气。 “定位发我。”林初吩咐道。 苏唐乖巧的点头,拿出手机操作起来。 二人迅速解决晚饭,又迅速回了万物。 万物的店堂里,灯火通明。二人一人一台电脑,开始仔细研究这些资料。 “来姓,是本地的土着姓氏。这里有个来氏啸风堂。这座大宅在中山路上,靠近河清坊。”苏唐将这套资料理出来,又看着电脑说:“我查了下,来氏啸风堂在上海也有。这家有可能是。” 苏唐说着,拿张纸随手记了下来。 林初买了一堆零食,随手拿了罐可乐,边喝边对着电脑说:“钱,这是名门望族吧。” “如果姓钱,那就好查了,名人多。”苏唐搭了一句。 林初略微研究了一下,翻过,“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苏唐好奇的问。 “猜的。”林初不太负责任的说。 苏唐白了他一眼。 林初盯着电脑上的图片研究半天,喃喃说:“这个是,王氏什么禧,还是‘祺’堂?” “王?大姓。”苏唐介绍道:“16个HZ人就有一个姓王。还有陈姓,东南一带绝对的大姓。” 林初懒的再看,快速划着鼠标滚轮,又直接翻过。苏唐看了他一眼,“怎么?你又猜不是他们?” 林初理所当然的点头,“是就难办了,族中人越多越难查。” 苏唐又白了他一眼,怼道:“林老师是专教人逃课的?” “教古生物。”林初头都没抬,淡淡的说。 接下去几个小时,二人都在研究这些资料,苏唐记了一堆笔记,林初的桌边只有空可乐罐。终于,林初打着哈欠看了眼挂钟,“明天6点10分出发,开车过去要45分钟。” 苏唐怔怔的盯着电脑屏,眼睛一眨不眨。 见她没理自己,林初合上电脑,说:“我定了附近的如家,顺路先送你回去。” “啊……来一下。”苏唐没抬头,向他招招手。 林初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伸手将她的手提电脑转了过来。 苏唐盯着他,不是很确定的问:“这个字,是不是荆?” 这张原始图片非常小,黑白照片上是一座大宅的大门,在大门一侧白墙尽头,有块明显的墙界。苏唐放的太大,图片呈现模糊的像素感,只不过,缩小也看不清墙界上的字。 林初盯着看半天,不确定的问:“荆?文字资料呢?” “只说是位于石灌巷的民国时期民宅,石灌巷在河清坊后面。资料里记的都是民宅的结构,就是没说主人姓氏。这房子在1983年拆除了。”苏唐解释道。 “什么氏江什么……堂吧?”林初不停的放大缩小,猜道:“荆氏江邮……江部堂墙界?” 苏唐从他手中移回电脑,立即搜索起来,片刻问:“是不是江都堂?” “荆氏有江都堂?”林初问。 “有,祖居江苏。”苏唐看着电脑上搜索到的资料,抬头看着林初,猜测道:“这个箱子是杭州买的?他家在上海所以很早就带去了,然后出事的那天,又将它带了回来?”总觉得那里不对,“或者,荆氏在上海也有?” 说到这里,苏唐搜了搜,看到结果,扁了扁嘴说:“有。”然后,又猜测道:“这个杭州男人,在上海做生意,买了这只箱子,送给杭州的妻子?”说着,抬眼看了看林初。 “荆不是大姓,说不定上海、杭州两家根本就是近亲。还有,当时的荆顺记可能两地都有分号。”说完,林初摇着头,“但就算这样,找到也只是这只箱子的制作方。”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