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韩拓体贴的拎起宝宝胸。前的小围嘴,给女儿擦了擦嘴角,小姑娘么,还是要清爽干净才好。

“以后别吃女儿的醋了……”他一壁擦一壁说。

顾婵立刻反驳道:“谁吃醋了……”

韩拓见她不愿承认,也不再强调,只把人又搂回怀里,啄着她面颊,轻声道:“不是你见不得她哭,我才抱着她的么,要不从明个儿开始,还是按照罗婶子教得办法,好好扳一板她这个坏习惯。”

“可是,她哭的时候那么可怜……”顾婵是最最心软的娘亲,思考片刻还是拒绝道,“还是就抱着吧,反正咱们人多,每个人轮番抱一阵,也就过了一天,孩子那么小,为什么非得跟她拧着来呀。”

“你呀,一忽儿心软娇纵孩子,一忽儿又闹别扭跟孩子吃醋,你到底想干嘛?”韩拓笑问道。

“都说没吃醋了……”顾婵嘴上不认,心里却明白,到底不好意思,红着脸去捶韩拓胸膛,不料被他捉个正着,拽着手腕往前一带,整个人就扑在他心。口上。

马车里太热闹,原本睡得正香的寅儿也被吵醒,睁开眼,便看到娘亲在爹爹怀里,妹妹在娘亲怀里,好一幅喜气洋洋全家福。

嗳,慢着,怎么才一家三口呢?

自己又去了哪里?

为什么只抱妹妹,不抱他?

再省事儿也还是个小娃娃,一样敏感爱撒娇,发现自己被忽视,被排除在外,立刻不依起来,扯开嗓子呜呜哇哇地嚎啕起来。

☆、108|107。6

为了照顾坐月子的顾婵与新生的婴儿,韩拓这一整个月都留在家中。

如今,满月已过,他又在家中停留数日,便启程前往军营。

韩拓这次离开的时间比往常都要长,足足过了两个月才回来,与他同来的还有两位神秘的客人。

时间已是四月下旬,春光明媚,天气温暖,正是一年中最好的一段日子。中午歇过晌,顾婵便带着寅儿和宝宝在天井里晒太阳。

天井中央有一套石桌凳,顾婵坐在凳上,手里拿一个颜色鲜艳的拨浪鼓,摇得响亮,逗引着两个孩子的注意力。

三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会发出简单的音节,比如:哦、噢、啊之类。

虽然大人根本听不懂他们要表达什么,但这不紧要,重要的是让他们高兴,好发出更多的音来,罗婶子的独家秘笈里写了,这是孩子在与大人交流,要多鼓励,对将来学说话有益处。

活了两辈子,只做这么一次母亲,顾婵把两世的认真劲儿都放在这里,孩子们咿咿呀呀,她也跟着咿咿呀呀,交流得不亦乐乎。

寅儿已经会伸手够东西,此时见拨浪鼓有趣,小手一伸,便握住了鼓头,顾婵顺势一松手,寅儿便抓了过去,然而他力气小,拿是拿不动的,只半拖半握着放在胸前,张嘴吮着鼓面。

两个孩子都长大了不少,只是,宝宝还是比寅儿小许多,也不够活泼。

就像这时,她明明对那拨浪鼓也兴味十足,却只是懒洋洋地歪着小脑袋、瞪大眼睛看着,直到发现娘亲把拨浪鼓给了哥哥,便委屈地耷拉了嘴角,呜呜地哭了起来。

“宝宝也想要?”顾婵从奶娘手里接过另一个拨浪鼓来,在宝宝面前摇晃着,“娘这里还有一个喔,宝宝想要就自己伸手来拿,来呀……”

宝宝一向是懒的,她是女娃娃,是妹妹,又比寅儿看着娇弱许多,向来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她咿咿呀呀几声,奶娘们能换着花样把所有的玩具都捧到她跟前,这更助长了她的懒惰,明明已经到了小孩子该自动自发会伸手够东西的时候,她却永远不肯动。

此时仍旧是这般,不管顾婵怎么说怎么逗,宝宝只是张着小嘴哭天抹泪,就是不肯动一下。

“哎,好啦,快给她吧。”坐在顾婵对面的林大嫂看不下去,开了腔,“有你这样当娘的吗?非得让孩子哭……”

“我没有。”顾婵把宝宝从木头车上抱出来,一壁哄一壁说,“我这不是想让她自己动一动么,跟寅儿比起来她实在太懒了,想让她活泼一些。”

“那是寅儿聪明,长得快,小孩子本来就都不一样,性子不同,长得快慢也不同,不是说哥哥会什么,妹妹就同时也要会的。”许氏也在,一边缝着给自家孩子的小袄,一边像顾婵传授育儿经,“像我家那两个,大的一岁多了才会说话走路,小的八个月就全会了。”

顾婵用心听着过来人的经验,同时又有些惦念起韩拓来。

他这次去前,并没说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