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嗯,都依你。”韩拓许诺道。

这个晚上果然是都依了顾婵的意思,韩拓甚至没再折腾她,两人采用了顾婵最爱的姿势——仅仅是相拥而眠,温馨而不荒。淫地度过了除夕夜。

过年其间总有许多热闹,不能一一记述。

正月十五是皇后寿辰,正月十六则是太子殿下与宝珠公主满周岁。

韩拓便拣选正月十四这日,带妻儿同去护国寺祈福。

永昭侯府上上下下自是随同前往,因朝廷还在大休,所以不光妇孺,连男儿们也一并出席。

薛氏却没有到。

初一时她已被放回侯府,顾婵并不知韩拓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只在慈恩寺见面的时候,听母亲提起,薛氏自回家后便闭门不出,妯娌以为她生病过去探望,向来嚣张跋扈的一个人不知因何突然低眉顺眼,言辞客气,甚至还请了一尊观音像在屋中供奉,早晚念经礼佛,虔诚得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甚至还说出终身不再出门只求洗脱罪孽为女儿求福祉的话来。

护国寺本就是皇家寺院,逢年节或祭祀之日,循例皆要安排各种祈福仪式。

只是一般年节之时,皇家中人未必会亲来寺庙参加仪式,今日帝后、太子公主以及皇后娘家人尽数前来,这等隆重盛大之事,数十年来却是第一次经历。

法会初始,由主持不悟大师亲率八十一位高僧环布佛台洒净,台下众人鸣馨唱赞,虔诚祈福。

再由新帝韩拓亲自拈香礼拜,至诚献供。

之后便至午时,照例要在寺中用一餐斋饭。

护国寺的斋饭也是一绝,传闻前朝御膳大厨于朝代更替后便在此出家,因而将宫廷菜加以变化,去其华丽,取其精致,色香味无一不佳。

顾婵前世曾随宁太后来此祈福吃斋,至今仍对之记忆犹新。

先前寺中曾将菜单送上,请皇后娘娘过目并拣选,她便选了当时吃过的几味菜。

一是无为多福。以锡纸包住豆腐,保存热度,口感柔韧弹牙。

二是南瓜福源。将南瓜绞碎成泥,和以面粉,做成食指与拇指相对成圈那般大小的小南瓜状,再上蒸笼,出锅后金黄可爱,口感甜濡。

三是荷塘莲藕酥。此道甜品做法与味道都无甚特别,只是造型有趣,皆扎成穿蓑衣的稻草人一般。

顾婵选这几味并非为自己解馋,而是看中它们软且有趣,想着让两个孩子多吃一些,也好多多沾沾寺中的福气。

做了母亲,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从前俱是大不相同。

这一顿斋饭吃得极为欢喜,却想不到,午后放生时会出了一场祸事。

帝后驾临,守卫与盘查极是严格,前一日山脚下便戒严,若非寺庙中僧侣,皆不能上山,寺中各处也都进行过检查。

但是俗语还有道:百密一疏。

更何况,有人借故让它疏。

此事由来乃是当日龙栖殿大火之事,所谓的韩启尸首根本无法辨认,后来又有内侍像新帝示好,告密曾见到韩启换了侍卫服侍,趁乱出宫。

此等事到底谁真谁假,却是难以判断,但若韩启当真未死,流连在外,与不轨之人勾结,只怕会生祸端。

所以韩拓今次却是看准了时机,宁太后在火中丧命之事,已通告天下,他又大肆宣传过今日帝后出宫祈福之事,若韩启有心,或许会来寻麻烦也不定。

谋刺皇帝,并捉到现行,便是当场送了命也没得怨。

他只不过一试,想不到当真有人愚蠢到家,自投罗网。

未出宫时,便有密报到,说天蒙光时有人假扮采买蔬菜的僧人混过盘查,上山入寺。

守在山路入口的侍卫,表面上是一批人,暗地里却是顾枫与林修,他两人皆见过韩启真容。

即便那人僧帽低垂,还贴了胡须等物乔装,却也能分辨得出。

韩启通过盘查岗哨,心中沾沾自喜,哪里知道从一开始便被人盯上。

他原本躲在一处民宅,打算年后借机出城,去两广一带寻一直对朝廷不满的岭南王,再谋将来之事。

哪知人还没走,先听到母亲丧命的噩耗。

他出逃之事,本是宁太后仿照当年韩拓带走顾婵之时的布置,但为以假乱真,却不得不将孙皇后一并烧死,可是那孙皇后肚中已有两个月身孕。

韩启一生,经历并不多,又有强势的母亲守护着,若说挫折,这当真是头一次遇到,不想偏偏是丧妻丧子丢皇位,一起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