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林蔓回屋时候,赵梅已经躺在床上。她关上灯,屋里顿时暗下来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赵梅悠悠地说道:“林蔓,早晚有一天,我要让我干爹干妈,也给我找个当官家里的子弟做对象。”

“你觉得他们会吗?”林蔓表示怀疑,显然安忠良夫妇对认赵梅做干女儿这事,并非情愿。

赵梅冷哼:“我会有办法的……”

第33章 买羊(上)

重阳节在江城是大节。每到这天; 人们总会尽量地聚在一起; 共同祭祀祖先; 陪老人度过佳节。

哪怕是在不富足的年代,人们到这一天时,也都会想要吃些好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算过了这个节。

于是; 大家会提前存米存油,攒下一两个月的肉票,只为能一朝吃得富足。各个单位也会体贴地发些福利; 多数时候是劳保用品,手套毛巾口罩; 光景好的时候,还会发些雨衣雨靴。

1962年重阳节的前一个星期; 第五钢铁厂给全厂职工每人发了一袋砀山梨。据说; 这是安徽那边兄弟单位的心意。

听到有砀山梨领; 林蔓一下班就跑去了后勤科。成袋的砀山梨在后勤科办公室里堆成山; 连走廊里也都是。有人不断地跑进跑出,继续把仓库里梨再运上来。

林蔓排进了领梨的队伍。这条队伍很长; 从后勤科所在的二楼一直站到了楼下门厅。不过好在移动的速度不慢; 每当有几个人废劲地拖着一麻袋的砀山梨出来后,大家就能往前迈进一大步。才排了不到半个钟头,林蔓就走进了后勤科的办公室。

“你是林蔓?”

后勤科的副科长胡跃升一见林蔓进门,就站起来向她打招呼。林蔓认得他是段大姐的爱人,有几次在厂门口遇见; 段大姐曾向她介绍过。

“你们的东西是这些。”胡跃升拉林蔓到一边,用手指了指靠墙边的一张大桌。桌上有摞成摞的小纸箱。个别纸箱的底软了,隐隐阴出了水渍。

林蔓掀开纸箱一角,好奇地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只见草黄色的壳子里有一块冰砖。冰砖的表面透着粉红色。看清内里的东西,林蔓喜上眉梢:“呀!居然是虾仁。”

原来,重阳节五钢厂并不是只发砀山梨。

闲话中,胡跃升告诉林蔓,普通工人才领砀山梨,像化验室、设备科一类的技术工种领的是虾仁。如果是宣传科、人事科、后勤科之类的部门,除了虾仁以外,还可以多拿到一桶油。而要是供应科嘛!不但东西一样不落,还可以另拿到一笔节日补贴款。

“供应科可是厂里最肥的地方。”胡跃升难掩羡慕。

“那厂长书记他们呢?”林蔓好奇地问。

胡跃升笑道:“那就不清楚了。不过你要知道,哪怕是厂委里一个普通的秘书,都不会把供应科的那点玩意儿看在眼里。”

林蔓回到家时,赵里平和一帮男人正站在门前闲聊。

林蔓把单位发的虾仁送给冯爱敏,让她重阳节那天烧。赵里平和人谈得热络。林蔓无所事事,便站到门口,听外面的人侃大山。

“今年过节啥也不想整,就想弄点羊肉偿偿。”一个卷了袖子到手肘的男人叉腰叹道。

“你可拉倒!现在供销社哪儿有羊肉卖给你。”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毫不留情地泼冷水道。

“不是说乡下有集市吗?”另一个想吃羊肉的男人问。

赵里平道:“有是有,不过他们都是整头羊卖!我们哪儿买的起啊!”

“有一个办法可以。”林蔓灵机一动,插嘴道。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林蔓。林蔓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合伙买一只羊。这样,不但能摊下价格,还能让每家都能吃到肉。”

“诶,这个主意能成!”最开始提议吃羊的人拍手叫好。

人群里,但凡想吃羊肉的人都激动地响应起来。林蔓赶忙找出纸笔,记下报名要合伙买羊肉的人的名字。不多会儿的功夫,名单列下来,一共洗下了16个人名。

接下来,大家又商量该怎么买法。经过商量,大家一致决定由林蔓和赵里平代表大家去买。解放前,赵里平曾做过两天屠夫。羊好羊坏,他一眼就能辨得清楚。车队的喜子每星期天会经过松河镇。林蔓和赵里平刚好可以搭他的车。

松河镇的集市自从搞起来后,逛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江城的人会逛,就连住在省城的人们也会隔三差五地组团光顾。为了应对愈发蓬勃的群众需求,镇政府拍板决定,除了光明公社以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