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她又想起小正走之前,追他们母子的那帮人。如果小正就是嬴政,那他那时候的身份是秦国质子的儿子,秦赵两国正在交战,追捕他们的人,很有可能是赵国官府派出的。

云音听父兄说过,各国之间会互派质子,以示友好诚意。但是,列国之间翻脸很快,为了利益、为了地盘,常常开战。只要一开战、或者两国闹翻,质子就会有生命危险。他们可能会被杀掉泄愤,或者干脆绑到阵前威胁敌人。

据说,嬴政的父亲异人,在秦赵两国开战的时候,就享受过被捆绑在两军阵前的待遇。只是他命大,秦军后来撤兵了,他捡回一条命,还逃回秦国当上了秦王。

云音想了半宿,感觉头疼,昏昏沉沉睡过去了。

第二天云音很早起来,来到前殿。

她想来想去,打算去找内侍吴福儿打听一下,吴福儿这人,相貌清秀,人也和气。她听说吴福儿虽然年轻,已经伺候了嬴政好几年。

天色还早,嬴政还没有散朝,吴福儿在到处巡视,看宫人们干活。

云音找个机会,走近他身边,微微施个礼道:“吴公公。”

吴福儿看看她,问:“是你呀。有什么事吗?”

云音笑着说:“我想请教一下公公,大王以前是什么时候从赵国回到秦国的?他少年时,是个什么脾性?”

吴福儿听她问秦王的事,吓了一跳。他压低声音道:“你胆子也太大了,敢打听大王的事!你要明白,在这宫里,不该打听的,就不能乱打听;不该说的话,也不能乱说!”

云音见他那么谨慎,也没法强迫他问答。

嬴政下朝回来,云音依旧在殿外侍立。她偷眼看了看嬴政,他端坐在殿前看奏章,身形魁梧、不怒而威,怎么也和昔日的受气包小正联系不起来。

前方吃紧,嬴政忙得焦头烂额,奏章堆积如山,云音在他面前,他并没有特别关注云音。

每天早晨,宫人们到寝宫,服侍嬴政漱洗,然后伺候他穿上冕服。国君的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组成,配有绂、革带、大带、舄、配绶等附件。上身穿黑色带赤色的玄衣,下面着红色的纁裳,玄衣纁裳上配有十二章纹样,包括日、月、星、晨、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

这上朝的礼服,十分繁复,宫人们按照顺序,仔细替他着裳。

散朝以后,嬴政会在前殿召见大臣,然后就回来批阅奏章。云音这几日听黄门侍郎来向他禀报消息,和他下达旨意,倒是了解了一些朝中的事情。

秦军久攻赵军不下,暂时休整。燕王和太子丹远逃在外。秦国一直在增加兵源、扩充军费,还派了很多细作在各国,列国的消息,都能传递到秦国。

云音心想,秦王的野心很大,两年前已经灭了韩国,现在又攻打燕国和赵国,看来是想吞并六国。赵国是自己母国,原来也是和秦国一样的强国,但现在国力已经衰弱,不知道在秦军的铁蹄下,能坚持多久?

她又想到赵姬,那曾经风华绝代的女子,贵为太后,却住在凄冷的甘泉宫,脸上带着哀伤的神色。看得出来,太后和秦王的母子关系并不好。应该是因为赵姬和吕不韦及嫪毐私通,嬴政责怪母亲丢了他的颜面。

云音想起第一次在邯郸见到赵姬的情景,她那令人惊艳的容光,不但能迷住男人,连女人也一见难忘。

有一日,云音不当值,她歇息了一阵,觉得有些闷,想起很久没有练琴,就拿着抱石琴出门,想找个地方练习一下。

她一路走,一路想些心事。她想起自己的遭遇,莫名其妙地进了宫,对未来也很茫然。

秦王嬴政,他的心思就更加令人捉摸不透。他出兵攻打赵国,是敌国的君主,云音对他没有好感。现在知道了他可能是小正,对他还有一丝好奇。

云音抱着琴一路走着,御花园里景致很美,她也无心细看。

走了一久,她觉得腰酸背痛,在一颗树下坐了下来,靠着树干休息。她把抱石琴放在膝上,轻抚着琴身,这琴年代久远,音色嘹亮,是一把难得的好琴。

这里是个小树丛,倒是很僻静,正好可以练练琴。她拨动琴弦,开始弹起最喜欢的曲子《阳春白雪》。她一开始心绪不宁,但是慢慢弹着弹着,就沉浸到音乐的世界里去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在春天的郊野里无拘无束地嬉戏。

一曲终了,她正打算闭眼休息一下,忽然有人轻轻拍她的肩膀。她一惊,睁眼一看,竟然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