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窦向东的眼光,却放去了鄂州。

拥有长江的鄂州,其地理位置非苍梧可比。

以窦家的实力直接打下不是不可,但胜算不大。

如今鄂州群雄并起,窦向东打起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如意算盘,调集了大量粮草兵器,预备一口吞下鄂州起义军残部,打通整个洞庭。

为日后顺水东进,控制长江做准备。

待拿下应天,便有了三分天下。

那时挥起大旗,九州豪杰莫敢不从。

至于陈朝的官吏么?窦向东不屑的一笑,早该去死了。

石竹境内。

老虎营内干活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因石竹的土匪或是被抓、或是逃亡、或是蛰伏,管平波信守承诺,解开禁令,放开了食盐。

为了换取食盐,各大地主家的大米源源不断的涌入。

老虎营内的伙食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

喷香的杂粮饭,稻米占到七成。

之所以没有全部用白米,仅仅是为了营养均衡。

周围的农户哭天抢地的请求加入,战兵营因此扩充了整一个旗队,后勤人员也增添了不少。

但管平波快被气死了!

对着来送棉布的货郎,管平波阴测测的问:“盐涨到一百一十文一斤了?”

货郎笑道:“僧多粥少,自是难免。”

管平波呵呵:“你直告诉我,到底是哪几家在囤盐?”市面上盐多了,价格不降反升,当她没见过炒家?

货郎吞吞吐吐的道:“云寨的杨再林家,姚家村的姚青山家,此外还有左近的刘玉书、以及杨昌恩、龙运成等。”

这些都是石竹县内,数得上名号的大地主。

管平波不接受银钱,她只要粮食、布匹、桐油、猪鬃等实物。

受地主们所托,货郎行会只得冒充从别处进的货,三三两两的来问管平波买盐。

货郎有些为难的道,“实不相瞒,营长不愿把食盐尽数卖与地主们,小的们是有赚头的。

可小的们受了营长的恩惠,不能昧了良心,一味赚水头。

说句到家的话,咱们不是一锤子买卖,我看不得营长吃亏,你何不与地主们直接谈?”

管平波冷笑道:“就我这么个小盐井,还不够他们囤的!我还不知道那起子欲壑难填的狗才,没命的要租子,囤着米等着价格高的时候卖,宁可把米霉烂了,也绝不降价出售。

盐还不比米,不占地方放不烂,他们几十辈子的地主了,有的是钱财,买空了我的盐井有什么稀奇?我当初不卖盐,是要打土匪。

如今没了土匪横行,他们立刻好了伤疤忘了痛,干起这等绝户买卖来!人没了粮会死,难道没有盐能活?逼的走投无路了,我白折腾了大半年剿匪呢!待到土匪再绑票他们几回,就知道厉害了。

一百一十文一斤的盐价,他们蠢不蠢?没人买这就是个数,不是钱!落袋为安懂不懂!”

货郎干笑:“他们彼此买来买去的,旁人也管不着不是?小的人轻言微,便是同他们说道理,他们也是不理的。”

管平波被噎的半死,她不是没想过实名限购,然而此刻刚好是第一茬粮食收获前的最后一月,也是百姓最艰难的时节。

粮食都快没有了,盐不盐的只能浮云。

即便她限购,只要地主肯拿粮换,必然又回到现状,还叫百姓白跑了这么远。

翻山越岭的,便是没有土匪,也有野兽。

她作孽呢!

管平波想了一回,道:“你知道雁州盐矿么?”

货郎点头:“羊头寨占了盐井之前,那起子土匪更不会煮盐。

时有时无的,很供不上县里的消耗。

就有许多人跑船往雁州买盐回来卖。

不过现在雁州乱的很,我听撑船的兄弟说,十个有九个买不到平价盐。

倘或按着市价买,回来定要折本。”

管平波道:“就这样,这个月也跑出去几十艘船去外头运盐了。”

货郎道:“他们跑也白跑,为的就是高价盐去的,便是买到了,回来也定不肯降价。”

管平波道:“他们爱降不降,你们的人都给我去宣扬宣扬,我能不要钱的拿到雁州盐,别怪我不警告他们,再这么玩下去,我拖几十船盐回来怼死他们!”

货郎惊愕道:“营长不是雁州人吧?”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