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窦宏朗话音落下,顿觉五脏六腑都叫堵的慌。

堂堂皇帝,自家养的探子都不敢问名字,还有比他更窝囊的么?怀着比之前更糟心的情绪,以天黑为由,无力的打发走李运,歪在火箱里想:满朝文武,哪些人堪为心腹呢?

第253章 技术

第50章 技术

正月初一,正旦。

楚朝改元绥和, 是为绥和元年。

年初三, 窦向东七七日满, 却没有下葬, 而是停灵在城外临时修建的安奉殿内。

盖因窦向东生前心心念念想北伐, 楚朝上下亦盼着统一中原,故太。祖的陵寝自然须得建在北方的风水宝地,而非偏安的应天。

办完七七后, 宫内外皆松了口气。

丧事最是累人,熬过这七七, 就只需守制。

百姓百日不得嫁娶, 官宦则一年皆不可宴饮。

然礼法是约束臣子的,皇帝不在此列。

正月十五, 管平波下旨甄选世家之女, 以充盈后宫。

自古以来,能与皇家联姻者, 多是名门。

即使是最“奇葩”的明朝, 前期的宫妃们亦是出身不凡。

只因朝代初立,根基未稳, 需联姻来笼络亲信。

到了后期, 皇家势大,再不必政治联姻, 就看各朝各代的习惯了。

窦家是外来户,尽管枪杆子里有政权, 可要维持政权的稳定,难免与当地豪强勾结。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并非兔朝才有的智慧,实乃千古承袭的思想遗产。

因此才有了窦怀望与林望舒之孙的联姻,亦有了管平波的懿旨。

众人早猜到了窦宏朗要选妃,且左不过在这几家子里选,遂早早把家中出挑的女孩儿接入了应天城中,以备随时能够接旨。

管平波明旨发出,各家有意的连箱笼都准备妥当了。

正月二十一日,闺秀们从家中出发,入宫待选。

管平波没整那些验明正身的羞辱人的法子,不过是看看家世长相谈吐。

几大家族自己已筛选过,各方面素质看着都不错。

不过窦宏朗不是少年天子,犯不着选那么许多。

头一个郑志广之孙是内定的,封了荣妃,入主慈元殿。

再一个便是顾士章之幼女为敏妃,恰陆观颐有了公主府,挪出了宫,受厘殿便空了出来,给敏妃正好。

如此三夫人位满,余者管平波不好再选众臣直系,故择了吴、孙、钱三家的旁支貌美者,分别为昭容、昭媛、修仪,连同珊瑚,九嫔已有了四位。

剩下五个位置,且看窦宏朗怎么打算。

内有宠妃外有名臣,素来是世家的气度。

纵然有了科举后,古早的世家早被庶族地主们挤兑的无影无踪,但不妨碍新生的庶族地主们以世家自居。

选妃这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盯的死紧,谁料管平波竟如此的四平八稳,雨露均沾,把众人都看了个没趣。

因窦向东新丧,窦宏朗固然已经以日代月把孝守满,到底无法欢天喜地的迎娶新妇,册妃的典礼便有些潦草。

碍着孝道,谁也不好说什么,更不会觉得自家女儿委屈,皆高高兴兴的受了几个面上好看的虚职,成了皇亲国戚。

新进来的妃嫔们则是摩拳擦掌,希望能给窦宏朗诞下麟儿,巩固地位。

管平波懒的理会后宫琐事,指了郑、顾二妃协理宫务,拍拍手又往军营里去了。

正月里的江边,阴寒入骨。

饶是管平波裹着厚厚的披风,也叫裹着水汽的风吹的发冷。

跑了好半日马,浑身才暖和起来。

行到营中,只见校场上划出了几道椭圆形的白线,正是战兵们在训练百尺障碍跑。

战兵须得在沙漏倒完的时间内,越过诸如栅栏、木墙、铁丝网等障碍。

乃当年管平波最想死的项目之一。

此回比拼的还是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更成了集体荣誉。

队长、旗队长等基层指挥官在旁边喊的声嘶力竭,场上叫好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管平波略看了看,接到消息的孔彰等人便出现在了校场中。

方坚先为上司陆观颐解释了句:“陆镇抚犯了旧疾,不便相迎,请将军见谅。”

管平波关切的道:“可是她的风湿又加重了?”

方坚道:“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