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说着搓着手笑眯眯的道,“没有用堂客嫁妆的理,我们都懂的。”

管平波:“……”把她喊过来,居然是想打埋伏!

窦宏朗是挨着管平波坐的,拉着管平波的手道:“好人,老倌可等着你救命。”

虎贲军的火绳枪技术刚更新了一波,老版本的倒是不那么值钱,又积压在库里,不单浪费,且对仓储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那些可都是要钱维护的,不如拿出来卖了,好回笼资金,接着造更好的。

这也算国际惯例了,横竖只要自家有压倒性优势,没有生意上门不接待的道理。

于是管平波故意道:“库存不多,恐装配不了浔阳的驻军。”

窦宏朗怔了怔,他没想到管平波答应的如此爽快。

窦家几个人隐晦的对了对眼色,无法理解管平波为何提起姜戎就态度大变。

他们哪里知道管平波的心结。

固然在如今的局势下,哪怕是姜戎打到了南边,想要坐稳江山,照例得汉化。

华夏遥遥领先于游牧的文明,早晚有一日,会压的游牧不得不跪,最成功的清朝对曲阜孔家恭恭敬敬就是明证。

故而此时的人,纵然对异族忌惮,依旧是天下权势之争,不会有管平波那般谨慎。

华夏还没被彻底打跪下过,不知道跪伏在地到底有多屈辱。

被打断的脊梁,甚至到管平波穿越之前,都没有彻底修复。

管平波理智上知道,姜戎打不跪华夏,但有些观念根深蒂固,她也不打算改。

李运见有戏,忙试探着问道:“娘娘库里有多少?”

管平波无奈的看着李运道:“我库里再多也不够耗的,枪械是会坏的,零部件也得跟上。

不然单给枪械,坏了个扣儿,你们便不能用了,不是浪费么?”

窦宏朗连连称是。

管平波才道:“我在苍梧留了兵工厂,不如这样,我分一些人去浔阳,在浔阳就地设厂。

横竖浔阳流民不少,招他们进厂里做工,既有了枪炮,又安了民心,岂不两全?”此话说的窦宏朗老脸发红,窦家四郡一直起义不断,虽是疥癣之痒,搁寻常时候算不得什么,再是太平盛世也有闹事的。

可对比一下虎贲军的三郡,面上就很是不好看了。

脸红归脸红,窦宏朗对管平波的防备与日俱增,当下便婉拒了这个诱人的决议,只道:“浔阳我们不曾好生管过,不适合做兵工厂。

不如你把厂设在苍梧,人手不够了再往浔阳抽调,如何?”

蚕食计划才提出便破产,管平波深表遗憾,窦宏朗越来越不好哄了。

不过提起抽调人手,管平波思路又开阔了些,很是老好人的道:“怎好动浔阳的人,兵工厂不得耽搁,却立刻要春耕,各处用人还来不及,调去做火枪更不够使了。

我还是沿着沅水看看哪处合适做厂,一则可顺水而下,便于运输;二则……”管平波眨眨眼道,“谁都知道人口要紧,我不好意思同老倌抢人,我们去抢黔安土司的吧!他手底下的人苦的很,我派几个苗民去勾搭过来,一举多得。”

窦宏朗:“……”管平波一拍手道:“就这么定了。

他们的人过来,我就教他们唱歌,汉化了再放回去,润物细无声的干翻他们土司去。”

李运是服气了,对付山民,管平波很有几手压箱底的本事。

如今虎贲军的宣传司,有半拉是苗民。

也不知道她怎生游说的,硬是把冥顽不灵的山民哄的对她死心塌地。

面对几人一言难尽的表情,管平波耸耸肩。

别看后世的民族政策在网上被骂成狗,但坏事的都是有境外势力掺和其中的。

没有被外界污染的其它少数民族,被同化的连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人性本贱,高考加个分,就有很多人忍不住生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卯足劲儿考大学。

各族精英被席卷一空,你们还想搞事么?你以为搞事不用智商啊!而人性还不单体现在占便宜上,衣锦还乡也是根深蒂固的。

这群精英走出大山,在外面不论好坏,回了老家少不得吹嘘吹嘘。

老百姓能有什么虔诚信仰?政策稍微有点偏向,人心自然就歪了。

中原对山民过于简单粗暴,容易引人反感抵制。

但虎贲军对各乡各村的管理本来就挺细致的,自然不成问题。

对虎贲军火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