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所以,为了未来前途,孙红日毅然拿捏着知青院的大罪投靠了政委。

但孙红日怕是没想过,政委和柳建国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种针锋相对的敌对关系,他们一个在前统帅三军冲锋陷阵,一个在后方出谋献策运筹帷幄,更像是合作伙伴。

于是,在孙红日贸然闯进小院里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并告状说老知青残暴欺负新人后,政委笑眯眯听着,完后让人叫来了柳建国。

而柳建国了解大致情况后,直接去叫了知青院的人来。

紧接着,某个举报人倒霉了。

陈中华几个到的时候,柳建国正在训斥孙红日,说他闲着没事干瞎折腾,大家伙都在热火朝天忙秋种,他却吃饱撑的在后方搞举报那一套,纯粹是想挑拨闹事。

以前柳有根就喜欢动不动举报这个举报那个,孙红日完全是踩到柳建国的雷区了,队里刚一片和谐没多久,来了个新知青竟然想跳出来搞思想政治神马的,找死吗不是?!

这下不用别人动手,柳建国就饶不了敢做出头鸟的孙红日。

当晚,广播里就传出了大队长的发言。

首先总结了一下秋种进度,快到尾声了,大家伙辛苦,再为收尾加把劲儿。

然后表扬了几个干活麻利效率高的队员,望他们再接再厉,让所有人向这些人学习。

最后批评了一个人,说他不思进取偷奸耍滑,还想搞内斗,最为群众不耻,让大家以他为戒,要团结友爱努力进取,为社会主义做建设等等。

那个被点名批评的人,就是孙红日。

当他在知青院听到那则广播通告时,脸上红白交错,最后羞耻的躲进杂物间不出门。

同时,因为他当天没上工,没有工分,因为犯了错误,前一天上工的那点工分也被扣光了。

另外,柳建国送来的口粮本是新人一个月的量,被孙红日胡吃海喝了几天,快要见底,他马上估计要挨饿到只能喝野菜汤的下场了。

当众丢脸和缺粮的危机,终于让一来就蹦跶个不停的麻烦精消停了下去。

不过,他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除了一身伤,得罪了知青院所有前辈知青外,大家当他是个隐形人,做什么都不会让他参与了。还在生产队长那里挂了号,印象十分不好,以后的事有得他熬。

刘爱英开心地跑去养殖处,同江秋月分享好消息,并决定要重新逮兔子养了,鸡鸭鹅长的慢还吃粮食,养兔子最适合知青院。

江秋月建议她去村里打听一下,肯定有人家养兔子的,抱几只家兔养,比养野兔方便省劲产量高。

刘爱英点点头,有时间去寻摸看看,见江秋月在长条形的小菜园里填土撒种,问她种的是什么。

知青院的菜地被霍霍了,需要重新种,赶紧种上新的还能收一茬。

正好赶上和这里一起种了。

江秋月回说种的黄瓜豆角,还有香菜胡萝卜之类的,秋天能长的她都撒了点种子。

刘爱英却打算在知青院里全种上萝卜白菜,收获了过冬吃。

江秋月摇摇头,萝卜白菜队里种的有,到时候总能给自家人留点,不够的话用钱向别家买还不费票,用不着自己动手再种。

至于知青院里那两块开垦出来的地,趁着秋种队上还有剩下的红薯苗,索性全种红薯好了,红薯叶和茎能当菜吃,结了红薯补充口粮。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建议,到底要种什么,要看陈中华怎么打算了。

毕竟,知青们现在有了高等级的补助,还有下地干活挣的工分花红,已经不缺粮和钱,除了自己的口粮,估计还能剩下几个子儿攒攒。

刘爱英听了江秋月的分析,回去同陈中华他们一说,大家一致决定种红薯算了,跟着大队的动作管理,方便省事。

主要还是口粮最重要,往年饿怕了,万一补助不能按时发放,或者不发了怎么办,保险起见多收点粮食总没错。

对于继续养兔子一事,却是必须要赶紧弄好的,肉荤一断,大家肚里没了油水,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林文清在村里狐朋狗友多,下工后出去了一两趟,从村里村民家寻摸回来几只小白兔崽子,几个人凑钱买的,算是知青院的公共财产。

至于日常吃的蔬菜,刘爱英学江秋月在房前屋后院墙边翻地撒种,种了些青菜辣椒白菜萝卜等。

目前红薯叶还不能吃,队上种的蔬菜到年根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