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秋丫头小小年纪去下乡劳动辛苦了,过年回来一趟,你们做父母的得给她好好补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三奶奶嘱咐江父江母,掏出一把票证塞到江母手里。

她老婆子看的长远,秋丫头样貌不错,白白净净的,就是年龄小,身板看起来有点瘦,趁着还在长个儿得多吃点好的养好身子。毕竟彭家目前就剩下一根独苗苗,到时候去人家当媳妇了,多生几个孩子才能更得夫家看重。

老族长老族叔们没她想的细,但是考虑到以后江家凭着这门姻亲找到了高层的靠山,此时出点血算什么,就当给小辈的压岁钱。

于是,江父江母在被几个长辈耳提面命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家小闺女之后,手里更是被塞满了粮油副食票证,满脸懵然,直到战战兢兢地把人送走后才擦了把汗。

夫妻俩对视一眼,缓过神,这次家里的危机算是机缘巧合地过去了。

然而,江秋月还在家里等着他们呢。

刚回来,家里一些列奇怪的事接踵而至,她再神经粗大不上心也看出了事情的不对劲,甚至诡异的源头貌似还在她自个儿身上。

关乎到自身的问题,江秋月是一定要问清楚的,江父江母送完长辈回来,江秋月就直言问出来了。

她不是原主,没有那些对父母亲人的爱恨怨怼,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有什么做什么咱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不搞勾心斗角鬼蜮伎俩,不弄出什么狗血的误会。

江秋月对这一家人不怨不恨,不远不近,家里需要她做什么的,看在血脉亲情上,她尽力而为,但若是想在她身上打什么主意,那要看她愿不愿意配合了。

只是等江父江母吞吞吐吐,好似难以启齿地把乌龙事件讲清楚,江秋月无语至极,只感觉彭敬业口中高大上的老爷子也是个不靠谱的,看这办的是什么事儿。

要不是大姐江春华对包办婚姻十分排斥,坚决不妥协;要不是族中大佬插手发现了端倪,暂时拖住老爷子那边;说不定江父和老爷子就糊里糊涂把彭敬业和江春华的婚事定下了。

到时候,她和彭敬业两个真正的当事人回来,再挑出真相,或许又是一滩狗血,即使最后能换回来,江秋月估计也被呕的膈应死。

江父江母均是庆幸不已,还好没有走到那一步,好在最终的结果皆大欢喜,大闺女有了将要结婚的对象,小闺女自己都能创出一小片天,还给家里找回一棵大树靠着庇护,真是再好不过了。

三人坐在客厅里把事情和问题掰扯清楚明白,心里敞亮了之后,那些隔阂和疏离消散了些许,相处的气氛融洽了几分,不再那么处处透露着诡异的尴尬。

特别是江秋月打开行李包,把给便宜爸妈的礼物拿出来,暖暖的围巾手套送上,小客厅的气氛变得暖融融的。

江母捧着小闺女亲自编织的蓝围巾,贴在脸上只感觉软软的毛线如同贴在她心上,感动的眼泪汪汪,这就是她期盼的当妈的小棉袄啊。

江父虽然没夸什么,但是从他接过礼物后立马戴上去试试,神情明显和缓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其实他内心里同样是熨帖的。

做父母的,能收到孩子亲手做的孝敬,心里总归很舒坦。

江秋月见此笑了笑,其实便宜爸妈挺好哄的,他们心里本来对原身就有愧疚,她的疏离淡漠又让他们不知所措自责万分,于是送上点小礼物都让两人欣喜不已。

江秋月心情不错地把行李包翻了翻,将土特产拿出来交给江母处理,怎么吃看一家主妇的安排。

至于给其他四人的礼物先留着,等晚上他们回来再说。

气氛回暖,江父肚子咕噜叫了一声,在自家女儿面前闹了个大红脸,江母一拍脑门,差点忘记做饭了。

此时已到中午,门外过道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和邻里之间的说话声隐约传进来,正是做晌午饭的时间。

以往,白天家里只有江父江母两个人,江母就随便做点饭对付,现在小闺女回来了,她得好好做一顿。

早上买的菜,江母刚才已经摘干净了,去水房淘洗干净就能下锅。

江母让江秋月在屋里歇着,她系上蓝围巾,用手帕把头发盘了一个好看的发髻,拍拍衣裳,端起盆哼着歌去水房洗菜淘米。

江秋月要去帮忙做饭,被江父叫住,他把桌上那一小堆,族长们临走时塞过来的票证,全让她收起来。

虽说这些却是江家长辈看在彭家姻亲的份上,对她的照顾,但要江秋月全部攥在手里不现实,实话说真让家里其他几个孩子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