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众官员见惠崇帝没有半点的恼怒,神情也放松了下来,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嗯!”惠崇帝点点头,看着陆昀道:“倒是极有可能!”

陆昀闻言,躬身行了个礼,就又退回原来的队列中去。

高卓站在一旁,看了看惠崇帝,再回头看了看陆昀,若有所思。

岳阁老则依旧稳稳地站着,只是紧握着笏板的双手微微松懈了下来。

“欲平外敌,必安内政!”惠崇帝扫视了殿中众人一眼,道:“既如此,大昭那边不能放松,内贼这里也是一样!立刻不能外乱未平,自家人倒先打起自家人来。”

高卓听到这里,已然明白了惠崇帝的态度。

惠崇帝今日一直闭口不言,单单只听众臣的意见,哪里是想不透这事前因后果如何,分明是想借机观察众位官员的态度!

想到这个,等惠崇帝话音一落,高卓立马举起笏板,高声道:“陛下所言甚是!合该如此!”

竟将他刚刚对陆昀的诘难全都忘了个干净。

后面的众官员见此,有些微微参透了,有些却依旧糊里糊涂,尽管如此,跟着高阁老来做总是没错的。

一时间,金銮殿传出一阵阵整齐的应和声。

“大昭方面,礼部即刻拟定信函,八百里加急将十三王子之事传召到大昭,至于十三王子以及这百余名暗探,依旧交由刑部处置,务必从他们嘴里问出些什么!”

惠崇帝吩咐毕,刑部与礼部侍郎立马上前,恭恭敬敬的接了旨。

惠崇帝继续道:“至于这内贼一事,暂时交由宗人府处理……”

惠崇帝眼睛瞟向一边,福王忙上前应是。

宗人府是大齐设置的专门处理皇家内务的机构,而宗人府的长官,一般都是在宗室中有威望及地位的皇室成员。

福王因是惠崇帝亲弟弟,且一向公正,淡泊无争,自然被推举成为宗人府的宗人令,处理皇室事宜。

惠崇帝看了福王一眼,似乎有些迟疑,接着继续道:“另外,刑部从旁协助……”等说完,他眼神又坚定起来,看着刑部尚书,点了点头。

这话一出,福王神面色不变,嘴唇却微微抿了起来,众官员也再次低下头。

惠崇帝此举,分明是连福王也不信任了。

可见他心里对陆昀所说的“皇室成员”联合大昭觊觎大齐的猜测,也是极为赞同的。

这番吩咐下来,只有两位阁老面色不变,高阁老看着惠崇帝,只想知道他对于河北道盐运一事会如何处理,岳阁老则看着惠崇帝的神情若有所思,与此同时,他的身体终于微微放松了下来,手掌一松,上面一排的指甲印,泛着淤青。

“至于河北道一案!”惠崇帝抚了抚胡须,沉吟道:“特命陈秉世为钦差大臣,带刑部左右侍郎前往河北道取证,另重开三司,严格处理此事,保证不出纰漏。”

高卓一听这个,心里一闷。

陈秉世!

轩德太子的舅舅!陈家的当家人,派他去查案,能查出个鸟来?便是再开三司,恐怕轩德太子也不会从中受到过多牵扯。

陛下当真是一片慈爱之心啊!

高卓恨的只咬牙!

被叫到的几人忙上前,恭声应是。

至此,争论不休了一个早上的案件,总算是安顿妥当了,大太监周雨安高喊一声,官员们才按照次序陆陆续续的出了金銮殿。

“陆大人!”陆昀正在前面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喊,竟然是岳阁老。

陆昀双眼微闪,笑了笑,拱手道:“阁老大人!”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等岳阁老追上来,忙双手搀扶起陆昀。

两人开始并排往前走。

岳阁老看着前面人的背影,神情微微有些惆怅,他看着陆昀道:“陆大人的勇气,老夫当真是敬佩啊!”

“不敢,不敢。”陆昀谦逊道,“不过是尽了为臣子的本分罢了!”

“本分?”岳阁老抚须笑了笑,道:“今日大殿上这么多人,却唯独你一人提出此事,老夫这句话可不是谬言。”

陆昀正要谦虚几句,岳阁老就摆了摆手,神色担忧,道:“陆大人要小心了啊!”

☆、第218章 报恩

“下官只是……”陆昀拱手看着岳阁老,面上一派茫然之色,好似根本没明白岳阁老让他小心些什么。

“不必解释,老夫知道,你是一心为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