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但对于书香门第而言,同进士却如同个毒药,中了还不如不中。

若中了同进士,想要居高位是很难的,譬如一道鸿沟,难以跨越的鸿沟。

而同进士又算是正式的功名,中了之后是没办法再考的,也因此,宁愿不中,许多高门也不愿子弟中个同进士回来。

袁文林就更为特殊了。

他祖父乃是大儒,又长于桃山书院,可谓深受文化氛围熏陶,若真是中了同进士,且不说人家会对桃山书院有什么想法,便是袁文林自己,日后在同僚面前怕也抬不起头来。

陆烁和孙哲都有此担忧,他们宁愿袁文林接下里不中,也不想他栽在同进士出身上。

但,世上偏有一句话叫做:怕什么来什么!

这话在袁文林身上得到了很好地映照。

等到了第七波时,外头终于进来个小厮,面色古怪,却还是尽量用喜悦的声音汇报道:“恭喜表少爷,高中会试第二百一十七名!”

二百一十七名!

陆烁和孙哲目瞪口呆!

二百一十七名!

距离分隔线尚且很远。

在殿试上创造奇迹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了,毕竟二百一十七名,惠崇帝是不会亲自监考的,而若是一般官员监考,最终结果多是中规中矩!

这便意味着,他这同进士出身,算是坐定了!

一时之间,陆烁和孙哲的表情俱都复杂起来。

他们看向袁文林的目光带上了些小心。

谁知道袁文林却根本不以为然,反倒笑道:“哈哈!没想到我竟然中了!二百一十七名,虽是个同进士,但比起一辈子无法及第,这结果可真是好太多了!”

☆、第425章 折中

见袁文林面上不似作假,半点勉强也无,陆烁和孙哲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疑惑。

当然,此情此景下,两人自然不会没眼色的问出来。

反倒是袁文林见二人一脸的不解,再次哈哈笑了起来。

“你们放心,同进士意味着什么,我心里都清楚……”

袁文林说道。

这……

陆烁和孙哲对视一眼,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袁文林道:“其实这些年,我自己也明白,我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况且我的心思也根本没在这上面……这几年院试乡试会试一路走来,不想堕了先人名头是一方面,被家里人逼迫着、不想让他们失望又是另一方面,好比不想吃草的一头小牛,硬被摁着头去吃……如今中了同进士,虽不太理想,但不知怎么的,竟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说到这里,袁文林摇了摇头,面上颇为感慨。

看着他白玉般的面容上似笑非笑的表情,陆烁和孙哲方知他刚才所说不是作假。

孙哲到底是个地道的古人,况且一向以读书入仕为正道,对袁文林这想法感慨的同时,却颇有些不赞同。

不过,如今木已成舟,说再多已是无用,说不定还会影响袁文林心情,倒不如不说。

至于陆烁,想的就要多得多了!

对于袁文林的纠结和选择,陆烁很是理解。

这样的人,在现代也是很常见的。

不爱学习、不喜欢学习,不一定是坏孩子。

说不定是志不在此。

只不过繁华的现代都市选择多样,但到了这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日后若到了官场上,同进士在进士面前总要矮上一头。

陆烁不希望看到袁文林日后受挫的样子!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啊……

可一切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他也唯有沉默。

……

会试放榜之后,京师的氛围彻底变了。

多少人因此一步登天,多少人因此梦想破碎,有人欢乐有人忧愁,反应不一。

与此同时,欣喜若狂到处庆贺的,黯然伤心独自舔舐伤口的、榜下捉婿的……也是数不胜数。

至于陆府,从陆烁会试中了第二名之后,登门拜访的人就没有减少过。

从早到晚,有人冲着袁仲道的面子,有人冲着陆昀的面子,也有人冲着敬国公府的招牌……甚至有些家有小女的,暗戳戳的上来打听陆烁婚配与否,都被袁氏打发出去了。

许多人听到陆烁早与袁家闺女有了婚约,顿时知道没了机会,虽心有不甘,到底只能回去了。

这些热闹全都因陆烁而起,但陆烁对此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