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今个儿康氏来找她说赵子文的亲事,她听了也很开心。毕竟她家子文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若不是学业拖着,像村里其他的男人一样,估计连孩子都有了。

他家里冷静,人丁单薄,是该添几个孩子热闹热闹了。况且她相信她家子文今年秋试肯定能中上秀才。正如康氏说的,好事成双,将子文的亲事一起办了,以后她就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赵子文有些无奈。“娘……”

“子文呀,你确实不小了,这亲事早晚都要弄的。大伯母可是拖媒人寻了好久,才帮你寻到了一个好姑娘。你怎么不听听我说的是谁。就直接拒绝了呢?”康氏道。

这姑娘,也是她过目的。

这段日子一直拖媒人寻着,寻到最后,还是自己村里的。那姑娘就是韩家老三的女儿韩应婉。

这老韩家在村里虽不说富裕,但是家里十几亩田地,人口也多,在村里也算是中上等。

最重要的是,老韩家那个孙女,也不是在村里长大的。听说一直住在镇上的舅舅家里,平日里也是受着镇上小姐家的礼仪教育。听说那姑娘不仅会识字作画,女红也是极好的。

她瞧了几眼,模样真是俊,同她家子文,简直就是一对金童玉女。

第202章 买马车

更重要的是,那个孩子也是非常礼貌客气的。

这样的女孩子,就是找遍几个村也难找到。

“是啊,子文,你不听你大伯母说说,怎么知道就不中意人家呢?”梁氏在一旁劝说道。

赵子文无奈的点了头。

他娘和大伯母一唱一和的,即便他想拒绝,看样子也很困难。

不过不管是谁,他都不会中意,即便对方再好。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让他挂念的姑娘……

“子文,我说的这位姑娘啊,哪里都不错,模样在咱村,绝对是最好的,人礼貌懂事,贤惠大体。这姑娘就是我们村的,老韩家的孙女。你若是不相信大伯母说的话,你自己可以去瞧瞧。若是满意,我就找媒人帮你说这门亲,咱们先定下来,等你中了秀才以后,便正式成亲……”

老韩家的孙女?不是韩应雪吗?

赵氏的这般描述,赵子文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韩应雪。

这村里的姑娘,的确是雪儿最漂亮的,能够受到康氏这般赞美的,也只有雪儿。

赵子文的双眼亮了亮。

倘若康氏真的是给他说这门亲事……若是能够娶到雪儿,他自然是愿意的。

“子文,你觉得如何?”康氏笑着问道。

赵子文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本来一脸的不情愿,现在反而有些期待了。

“那……那就听大伯母安排便是……”

“哈哈,好好!”康氏同梁氏满意的笑了起来。

“大伯母,子文先去看书了!”赵子文起身,朝康氏礼貌的拱了拱身子。

康氏见赵子文离去,同梁氏打趣道:“子文性子内敛,平日里也没接触过其他姑娘。我还以为子文会不愿意呢!”

梁氏点头应道:“子文平日里认准的的事情,很难改变主意,今天竟然同意了,也着实有点儿意外。”

康氏哈哈大笑,“那姑娘也是极好的,指不定咱们子文就见到过,不然方才主意也不会改变的那么快。”

“是啊!”

康氏握着梁氏的手,道:“那这亲事我就帮你拖媒人去说说。若是对方同意了,你们就张罗着彩礼送些过去。咱们家子文条件这么好,这事肯定成的。你呀,就好好的等着媳妇嫁过来,然后抱孙子吧!”

“真是让你操心啦!”梁氏感激道。

“咱们两个妯娌还客气啥,子文是我的大侄子,和我自己的儿子有什么区别!”

……

韩应雪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这外面的日头虽说没有那么热辣了,可是还是燥的厉害。

每天回来的时候赶不上牛车,徒步走着实在是辛苦。

等她存够了银子,便买一辆马车,到时候来回也方便。

马车跑的快,估计半个小时便能赶到镇子上。

到时候等赵氏出了月子,还可以带几个弟妹去镇上玩玩。

韩应文和韩应武,入秋后,韩应雪便打算送他们去镇上的书院求学。这古代,不管要不要靠着科举做官,光宗耀祖,读书还是很必要的。能够识字,到哪里都会被人尊敬一些。

若是买了马车,还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