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于是李太守求了程老爷,知道他人脉颇广,请他代寻一位可随行的厨娘,还要好的,上好的。因要回去伺候老母亲,也有让诸位乡人开开眼界的意思。

程老爷好容易寻着一位,刚刚从一家大户出来,说来也巧了,她的老家正与李太守一处,因也要回去,正好同行。

这位厨娘能书会算,相貌也好,至于手艺,更不必说了。程老爷当晚就命专人,护送到李府,次日便开拔回乡。

不料走了一个月,总算望见城门了,厨娘却不肯走了,离城还有五里时,自己住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肯再走。

太守无奈只得先回到家里,不料这厨娘的禀启随后就到,还特意遣了个小厮送来的,光雇人就先花了一吊钱。

宫夫人听到这里,由不得笑了:“这厨娘想必不是个容易伺候的角色,本已同道,何必又故弄玄虚?钱花得这样不明不白,哪里像凭双手吃饭的?“

程夫人呷了口温到好处的黄酒,又将酒杯底的青梅含进口中,半晌方扑地一声吐了出来:“倒也不为这个,宫夫人不知道,好的厨娘也是讲究体面的,不成体统的人家,她也不愿意去。这一手本为打探对方人家行情来的,若差了些,她也不肯将就的。“

宫夫人与宫大奶奶对视一眼,心里存了个疑团。

程夫人说了半天厨娘的事,到底用心何在?这个女人很明显,说什么都是有用意的,无缘无故的话,她才不会浪费口舌。

本来就够抬举那个姓齐的厨娘了,难不成,现在还要为她唱唱赞歌?

京里厨娘身份高,也不见得这个农女身份就高了呀?

还有一问,非得要抬高她的身份,又为了什么?

席间有人耐不住性子了,追问程夫人:“后来怎么样?到底这厨娘去了太守家没有?“

程夫人又不说话了,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丁香这才将话接了下去。

太守一接了信就有些意外,厨娘亲笔所书,字画端正。太守心里得了意,还特别将这信展示给几个上门拜访的乡邻,让他们开开眼,也看看京里的风情,一个厨娘,且能如此。

乡邻们果然艳羡不已,将这厨娘的做派笔迹好好恭维了一番,李太守一兴奋,当了众人的面许下日子,三日之后,李府设宴,老夫人上座,由这位京里来厨娘主理。

宫大奶奶笑弯了眼睛:“想必这座酒席好得很了!”

宫夫人也笑:“那是一定了,别的不说,会写字的厨娘,我活到现在,就没见过呢!”

程夫人似不经意地接话:“怎么没见过?今日贵府不就来了一位?”

宫夫人和宫大奶奶心里又是一动。

丁香也由不得深深看了自家夫人一眼,嘴角动了动,却没开口。

程夫人掸了掸袖口上的浮灰,细声细气地道:“接下来的我来说吧,李太守下了拜贴,又派了软轿去请,厨娘果然就到,红衫翠裙,打扮娴雅,从老夫人开始,一一拜见,规矩也好,一见就是大家出身。”

文苏儿听到这里,忍不住哼了一声。

大家规矩这几个字是最让她头疼的东西,哥哥给买来了几个下人伺候,若在别人,只怕盼也盼不来,可唯有文苏儿,只觉得如孙猴子上了紧箍咒,简直浑身不自在。

因此听到程夫人夸那厨娘知礼,文苏儿先就憋不住了。

程夫人眼光如电,从人群里一扫,立刻就看到了文苏儿脸上:“这位是?”

宫夫人忙拉过文苏儿来,笑着推到程夫人眼前:“这就是隆平居文家二小姐,我是一向当她干女儿一样的,今儿有事,她少不得过来伺候。”

程夫人听见隆平居,便将文苏儿上下好好打量了一番,然后笑道:“好个模样,长得出色,怪不得宫夫人喜欢,我见了也心疼。”说完叫赏,丁香捧出个小匣子来,内里装了些镶宝戒指点翠花簪之类,送到文苏儿手上。

文苏儿看也不看地收下了,嘴里轻轻道了声谢。

兰麝看那匣子沉甸甸的,忍不住咬了下嘴唇,又忙跟出来在文苏儿身后道:“苏儿给我吧,我替你收着。”

文苏儿不当回事,果然将匣子交了出去。

程夫人收回目光来,貌似要对丁香说话,可声音却大得足够让在座所有人听见:“文家二小姐的这位丫鬟,看着年纪倒不小呢!”

丫,丫鬟??

兰麝先只觉得错愕和惊异,片刻之后,待满厅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时,她的脸便唰地一下红了,窘态顿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