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不都是你姓秋的一句话造成的么?!

于是才引出后来一段故事。

毕竟是什么事?

这一回却是梁师傅知道,秋子固蒙在鼓里了。

“当年我对不起你,”如今的秋子固已不同当年,经过冷暖世情的,再不复当年孤高,因此就算不全是自己的错,此时也一并揽下:“令郎的事,是我亏了你。”

梁师傅眼里的泪,叫恨蒸干了,再抬起头来时,目中隐有凶光:“你害我家破人亡,就这两句话轻轻一笔带过了不成?!”

秋子固声音微哑:“那梁师傅期望我如何偿还?”

梁师傅重重跺了下脚:“用命来还!”

飞扬的尘土迷住了秋子固的双眼,刺激得他几欲落泪。

“你想得容易,”梁师傅的声音,透过滚滚乌尘,挤攘锋利地刺进秋子固的耳中:“我才不要你的命,我失我爱,我也要你尝尝这滋味!”

说罢,梁师傅大笑起来,不知怎么的,这笑声听起来,并无报复时冷厉和以及达成后的痛快,反而绝望,似一个人落入无底深渊,怎么也爬不上来,最后只好以笑自慰。

永失我爱是什么滋味?

当年的秋子固不知道,十年后,他总算浅尝略知。

“也是老天有眼,”梁师傅的话还在延绵不绝而来:“人说否极泰来,我看你是泰及否至!当年到底还是被赶出京去了吧?哈哈哈哈!”

本来还有一句话要说的,可梁师傅到底还是又憋回了心里,也许还不是时候,也许,他自己也觉得说不出口?

总之,梁师傅的话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反是秋子固打开了话匣子:

“自小我便处处被人逢迎,从不知挫折二字如何写就。也是天要罚我,自令郎去后,教训接踵而至,”秋子固倒还能保持平静:“十年一折,眼下,又到了我该换地方的时候了。”

梁师傅的眼睛,暗中又闪了一下,却没接话。

“当年为一高僧之言,我离京背乡,如今守了十年,也差不多是时候再回去看看了。高僧若在,我要问他,当年的历劫,是不是满了?其实我看到梁师傅的第一眼,就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又因何受罚了。不止为令郎,当年心高气傲,也许伤及许多,有自己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一并受下了,担了十年。”秋子固的脸色愈发苍白,目光却纯黑到几乎隐进月影里的地步:

“你要回京?”梁师傅吃了一惊,忽然脑海里浮出珍娘的脸来。

秋子固又何尝不是?整半个月来,他除了想她,没想过别的,可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凭心里烧得发疼,他始终忍住了没去湛景楼一次。

疼得实在忍不了,他就捏指尖,用外部的疼来止内心的伤,这就叫以毒攻毒。至于效果,反正他是真没迈出过一步,不过人,却是十五天里瘦了二十斤。

正文 第235章时机不对

梁师傅的心刺痛一下,忽然从珍娘身上,想起了自己儿子来。

于是心里那句憋了十年的话,又再蠢蠢欲动起来。

可惜,还是时机不对,因秋子固赶在他前头,开了口。

“你为什么来,我知道,不外乎看我十年后如何沦落。现在看到了,不知合不合心意,无论如何,我是受了教训,再不是十年前那个春风得意那个人了。不过临走前,我有一事相求,”秋子固说到个求字,自己反好笑起来:

“我知道,不当求你,可湛景楼的齐掌柜,她,她是个好姑娘,我们俩的事,不该伤及无辜。”

梁师傅听得出来,提到个齐字时,秋子固的气息都弱了,仿佛挤出全身力气,才拼出那个字来,说完那三个字后,身子便软了。

梁师傅将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几个月下来,以他的修为早看出珍娘的为人,正直仁厚,对亲人护爱,对伙计宽厚,对上有礼,对下仁义,是难得的好东家,虽是个女流之辈,却难得有着比男人还豁达的心胸,梁师傅有时不免想,自己此来,竟是福荫,是儿子和娘子在天庇佑也未可知。

“我一辈子坦坦荡荡,怎么做人不用你教。”梁师傅不知怎么的,说到坦荡二字,气息也有些弱了,好在秋子固正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倒也没听出不对来。

于是秋子固冲他拱一拱手,月影下的梁师傅看不出什么表情来,两人就此别过。

福平婶看梁师傅呆呆地不似平日,半天没回答自己的话,忍不住晃了他一下:“梁师傅你丢了魂不成?我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