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庄皇后目光深远,面上因为胸有成竹的自信而泛起动人光芒,声音淡淡地继续道:“正如五殿下,年幼好掌控,我是他的嫡母,要行教养之责,那他日后会长成什么样,自然由我决定……这步棋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在于棋子本身,而在于下棋之人!清扬,你要记得,每走一步,都要计算好全盘动向,不要错过时机,也别落错了子。”

傅清扬面色不动,郑重点头道:“姨母教诲,清扬铭记在心。”

其实,若庄皇后仔细打量她面容,就能发现傅清扬心中的惊涛骇浪已然让她背后冒出层层冷汗,此时此刻,她差一点就脱口问出,她是庄皇后手中的哪一步棋?

盛舒煊……原来也不过是一颗棋子,所谓的母子情深、兄友弟恭,原来全是假象吗?

不不,不是假象,而是庄皇后有意引导!

盛舒煊才干惊人,却不适合帝位,在庄皇后的“悉心教养”下,他早已和皇位失之交臂,将来注定成为一名征战四方的将领,为兄长即位扫平障碍!

至于盛舒焰,至于她自己……

傅清扬很想问问,庄皇后这般“悉心教养”她,又是为了什么?

☆、第29章 下药一更

傅清扬还在襁褓之中就被抱入中宫抚养;庄皇后对她可谓无微不至,在她的心中,这位尊贵无比的姨母,甚至等同于母亲的存在;让傅清扬对她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

可如今心里存下了疑惑,纵使庄皇后对她一如既往;可傅清扬总是控制不住去想,这份关切爱护的背后,藏了什么样的目的。

傅清扬不认为自己身上有什么价值值得别人这般费心劳力,可庄皇后又不能以常人推断,以至于这两天她整日胡思乱想;甚至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后来想想又不可能有问题,便更加疑惑了。

许是因为有点子同病相怜的意味;傅清扬对盛舒焰莫名有了惺惺相惜之感,对于这位五皇子一些无伤大雅的捉弄;也总是包容一笑,并不计较。

盛舒焰年纪尚小,可这个年代皇室贵族子弟,三岁能诗七岁能赋的实在太多,盛舒焰课业繁重的,连傅清扬都叹为观止。

总说现代高考压力大,其实古代一点都不轻松好么!每天卯时就要起床,冒着清晨寒风赶去临渊阁,一上午都得正襟危坐地听枯燥乏味的课业。然后下午还要去校场跟着师父学骑射,常常练得身上青紫,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正该享受美好童年的年纪,盛舒焰却要苦逼地文武全修……这么想想,偶尔被他捉弄一下也没什么。

傅清扬表示自己很大度。

二月初九即是春闱,历来都是由礼部主持,三年得此一个机会,大皇子如今好不容易在礼部建立了威望,这种招贤纳士的最好机会,盛舒爃自然不会错过。

谁想到今年,皇帝亲自下了旨意调盛舒煜从旁协助,务必要保证考场肃清,公正严格。

这份旨意传出来,朝堂上立马风言四起。

有人就要怀疑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暗指大皇子会徇私舞弊不成?历来科举乃重中之重的大事,皇上如此谨慎也能理解,可你让二皇子去分一杯羹……支持大皇子的官员就难免心生不满。

盛舒爃自然恼怒异常,可此事,圣上金口玉言已下达旨意,再说什么也晚,他不得不咽下这口气抓紧时间重新部署。

而盛舒煜却也有了动作,他直言上书,言明科举意义重大,为了不负圣恩,特请调刑部协同搜检考生,以免有舞弊的漏网之鱼。

此言一出,大皇子立马站出来反对:“参加会试的,乃天下读书之人,将来也许会成为国之栋梁同朝为官!若调遣刑部,岂不是拿这些书生当犯人?”

郑大人出声道:“臣不这么认为!刑部手段非帝都府衙里一般官差可比的,有刑部介入搜检,必能有助于考场风气端正,同时也可对那些心怀不轨之人震慑一二!”

盛舒煜淡淡地补充道:“若连这点小事都承受不了,便不能算作贤能之士,又怎能成为国之栋梁?”

皇帝点了点头:“就依你之言,派刑部协同维持考场秩序!”

盛舒爃咬了咬牙,咽下一口恶气,垂下眼沉声道:“谨遵圣谕!”

前朝之事与傅清扬并不相干,虽说大哥今年也要下场一试,可他的学识渊博,即便不能高中,名次应该也不会太差。

反正安定侯府并不需要傅怀远能有多好的成绩,若能高中,自然锦上添花,对将来承爵也有帮助,若不能,比起公侯子弟也算得上才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