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在舅母家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肉的,看来鲁千户家也是一样。

吃过饭,春花等几个人在张氏的安排下,住到了一间厢房里,这还是临时给她腾出来的,她们离开堂屋时,鲁千户与卢总旗等一干人还正喝着酒呢。

第二天一早,卢总旗就离开了千户所,他还得赶一天的路,在定辽前卫城门关闭前进城,春花陪着鲁千户将他们送到堡门外。

回去后,鲁千户就着吃早餐的时机,将大家招集起来,将家里所有的人向春花介绍一下,春花惊奇地发现自己成了奶奶辈的人物,是这里最高的辈份,就是昨天坐在春花旁的老妇也不过与她同辈。

于时,同辈间行礼,小辈给长辈请安,忙乱了快一个时辰,好在有了昨天的经历,春花也淡定多了,把卢总旗帮忙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一一发了下去,每家两包点心,两包茶,所有没成亲的小辈都给二十个制钱,还有专门送给鲁千户的两坛酒,送给张氏的两匹布。

礼物都很适当和受欢迎,卢总旗对这里的人情往来要比她这个外来人熟悉得多。

家人见礼后,鲁千户恭敬地与包括春花在内的长辈们打了招呼,就去安排堡内的事务和家里的田地粮食了。深秋时分,刚刚结束秋收,做为千户所的最高长官,鲁千户不但要管理军事上的事,还要负责税收、民事纠纷等杂事,以及担负着一大家的衣食。

春花则在院子里与女人孩子们准备午饭。张氏管着家里的各种食物,她把午饭要用的面量出来,又拿出几样菜,大家一面干着活,一面说着话。

春花自然是话题的中心,她一一答了大家的话,都是些关于她、留儿还有范娘子母女的一些情况,有一些她不知道的,就用她进门时间太短,不知道情况应付了过去。

于娘子曾说过祖籍那里没有鲁家的族人了,那么这些人应该就都没有见过于娘子,而于娘子也确实是一个进门没多久的小媳妇,这样说完全能说得通,果然大家并不怀疑。

有人问春花:“小婶以后就带留儿在这里住下了?”

春花抬头看到张氏正关切地看着自己,便说:“那时候我是跟着夫君过来的,也没想那么多。后来,夫君半路上没了,我也只有继续前来。眼下,我也没有想好,但留儿总是姓鲁的。”

春花本意是想给将来说明真实情况做些铺垫,并确定一下大家对留儿的态度,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齐声反驳。

“孩子还是跟着自己的娘好一些。”张氏看着春花说。

也有几个妇人这样说,“孩子没了亲娘可不行,没娘的孩子就像没根的草。”

“是啊!”

“除了亲娘,谁能真心疼爱孩子?”

几句话下来,春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坏母亲。不过,她也下了决心,不把留儿送回来了。

倒不是她不放心张氏她们,这些人能这样说,说明她们的人品还不坏,起码她们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就是真的把留儿留下来,也不会过于苛待她,顶多是不大上心罢了。

她下决心的原因是几位妇人说没娘的孩子时,春花心里特别的痛,好像留儿真的成了没娘的孩子,那样自已是不能容忍的!

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一路上抱到了这里,春花就已经非常舍不得了,而范娘子比春花带留儿的时间还要长,昨天晚上她还偷偷地掉了泪,就怕留儿会被留在千户所,现在她一脸的笑意,收都收不住。

既然留儿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春花便打算离开千户所了。

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如果不是亲自到千户所来,春花还不能下定决心。可是,仅仅与几位妇人说了几句话,她就想好了一切。

估计时间,卢总旗和勇子还没走出去一半的路,如果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请他们等一等,自己也就一同回去了。

现在想回定辽前卫,就没那么容易。春花就是再急,也不能立刻对鲁千户和张氏说要回去的事情。那样就太不懂事了,而且也不能让他们专门送自己一次。

春花便注意听大家说话,以便及时了解千户所里是否有人近期要去定辽前卫。没几天就她就知道,只等军屯的粮食收拾完毕,鲁千户就会亲自押车运送交税的粮食到定辽前卫,大约就在十天后。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与鲁千户的送粮车一同回卫城,又安全又方便,春花放下了心。

既然住下了,就免不了与这里的人打交道。鲁千户家人众多,其实真正嫡亲的只有一妻三子三女,亲兄弟都没有一个。他之所以这样照拂亲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