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谈资,火气上涌,恨不得骂上两人几句。

就在话冲口而出之前,她控制住了自己。就是在前世,能干的女人也免不了会受到些议论,到了明朝,对女人如此的苛责的时代,就是在这边城,她以寡妇的身份出头露面,开店做生意,也会受些委屈,想开了也算不了什么。

看孟百户不以为然地样子,他也没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不妥。自己在饭店里自然要与各色人物打交道,在寻常人看来很有可能与某些人有着不太正当的关系。

其实孟百户与自己也曾有过共同对敌的经历,很有几分交情,两人也相处得很好。只要他到定辽前卫来,一定要来靖远楼吃饭,照顾自己的生意,与自己来往也总是中规中矩的,她的太太与春花关系也不错,每次来卫城时也会到靖远楼里看看春花。

孟百户能这样说,那就说明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难首要找每个人发火说明吗?说起来这条路也是自己的选择,若是想不被别人调笑,躲在沧浪山庄里就好了,除了家仆,可以不见人。

春花深吸一口气,抬眼看了看正在修建的房子,靖远楼美好的前景就是前面,她的心被喜悦、满足充实了,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温副千户既然输了,就赶紧掏银子请客吧。”

“看,于娘子也这样说了。”孟百户没发觉出春花在这一瞬间情绪的波动,他笑哈哈地说:“于娘子可不简单,敢拿了弓箭与瓦刺人对射,哪能让你这个毛还没长全的小子给勾搭上呢。”

温副千户刚刚铩羽而归,他在酒席上吹嘘了小婶对自己不一般,见大家不信,就借着酒劲过来找小婶,他让自己的随从缠住鲁大姐,自己悄悄地溜入了屋子里。小婶总是对自己不冷不热的,可能是因为饭店那边人多口杂,有所顾及,现在没有别人,总能答应自己了吧。

再说过去就是自己也以为只是在定辽前卫避避风头,很快就回宣府呢,因此小婶不愿意和他来往他也能明白。可现在不一样了,自己虽然娶不了小婶,但一定能和她长久地来往着,不会让她吃亏就是了。

自己年轻俊俏,过去在宣府镇时就很受女人们的欢迎,愿意跟自己春风一度的女人多着呢。现了定辽前卫还不是一样,有好几个大姑娘小媳妇总是同自己眉来眼去,只不过小婶却总是油盐不进。

孟百户竟然偷偷跟着过来了,看到己出了丑,让温副千户很是没面子。但过了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温副千户也稳住了神,偷香窃玉哪里是每次都能成功的,总还是要慢慢磨的,因此他便又腆着脸说:“小婶,是你害我输了的!”

春花一笑,又好心地说教了他几句,才叫了鲁大姐一同回店里去了。自己有自己的路要走,这样的事情要是样样往心里去,那还能做成什么,因此竟把这事完全不放在心上了。

春花虽然忙,但每隔几天一定要去看看金花,这天,给孩子们上了课后,她将店里的事情交给新提拨的两个掌柜,自己带着大丫和留儿,随着银花她们去看金花。

金花就是因为自己才被她的大祖父关在家中,这样一个自由惯了的女孩子,要有半年的时间不能出家门,春花一直都能内疚,总是尽可能地多来看她。

金花虽然不说,但春花能看得出来,她在家里闷得很。让一个从小就自在惯了的女孩整天闷在小小的院子里,对于这种痛苦与无奈,春花是深有体会的。于是她将涂三爷带来的料子挑了几块带了过来,希望金花看了高兴。

金花见了留儿,马上抱过去,大丫比春花还经常到舅母家里来,因此金花虽然有几个月没去饭店了,但留儿与金花一点也没生疏。

然后大家又一起看衣料,这几块料子都是定辽前卫这里还没有的样子,金花果然很高兴,拿着几块衣料比来比去,与春花等人商议哪一块给舅母,哪一块给妹妹们,最后才想到她自己。

春花早就了解金花的这个习惯,她本来就是家里的老大,懂事能干,这几年舅母肚子也没了动静,她是一定要招婿上门的,现在已经当起了半个家,事事以家里人为先。

正是她这种敢于承担责任、擅长关心体贴别人的特点,金花在饭店内的工作也是极为出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春花所聘用的两个掌柜,只要假以时日,金花一定能负起更大的责任。而且金花经历了这件事后,性子慢慢沉稳下来了,这对她反倒是好事。

一屋子的女孩子们围着几块衣料说说笑笑,尤其是银花,一个顶俩,把屋子里弄得热闹非凡,连舅母进了屋子都没有发觉。

“于娘子来了。”舅母进了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