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没想到一贯热衷于摸鱼捉鳖的萧昀却拒绝了:“这次就算了,”他神秘兮兮地凑到顾昭耳边,“阿昭,咱们马上就能日日在一起顽啦。”

诶?谢小蛮竖起耳朵,只见萧昀一指顾家小院儿的对面——那里突然被拆了个精光,前几天陆续有工匠过来,似乎要建一座新的宅院。翠绿色的猫眼蓦地瞪大,难道是……

萧昀仿佛在应和谢小蛮的想法,得意洋洋地点了点头:“我要做你们的新邻居。”

#

谢小蛮记得她刚穿过来那会儿,得知顾家住的房子是租的,还很是吃惊了一阵子。后来听说了民间的一句俗语,道是“北平南晋,两京重城,尺地寸土,与金同价”,才明白顾家为什么买不起房。

所谓的两京,指的是国都平京府与留都府,作为大胤朝最繁华的两座城市,房价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并不为过。所以听萧昀说他娘把顾家对面那块地给买下来后,她一整天都在琢磨到底要花多少钱。

同福巷的地段不是城里顶尖的,至少也是中等水平。所幸那块地不是很大,按市价来算,大概五百贯可以买下来?一贯是七百七十七文,五百贯就是……她掰着毛爪子算了又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要多少文,总之顾家这辈子肯定是买不起的。

再加上萧昀大手一挥把原本的房子给拆了,又要大兴土木,木匠、瓦匠、漆匠……林林总总的花费加起来,我的个乖乖,谢小蛮蹲在窗台上望着对面那座快要成型的宅院,萧昀那个熊孩子,是个大大大,大土豪啊。

丝毫不知自己在谢小蛮眼里已经成为了浑身镀满黄金的人形钞票,萧昀正兴致勃勃地数着自己要带来的家当:“我那套博艺斋的玩器要带上,还有阿舅送我的弓箭,惯用的厨子,一个奶娘,两个丫鬟,三个小厮……哦,对了,还有先生……”

顾昭正在写今天的课业,毛笔落在纸面上,从笔尖下流泻出的一列列字迹方正匀称。一页纸写完,他方才搁了笔:“阿昀,我记得你前几天才告诉我,令堂命你搬到同福巷,是为了让你吃点苦,好教那位程公知晓你的诚意。”

你这厨子丫鬟的,连奶娘都没忘记稍上,哪里像是来吃苦的。

“这样还不够?”萧昀惊讶地瞪大眼睛,“一个丫鬟伺候梳洗,一个丫鬟伺候穿衣,我可是连负责守夜的丫鬟都没带。”

谢小蛮蹲在桌子上,清楚地看见顾昭抽了抽眼角。好嘛,她哭笑不得地想,敢情萧小郎君不但是个土豪,还是个封。建主义巨婴。

直到现在,谢小蛮才知道萧昀为什么三五不时地跑到同福巷来。

“就是这条街西头的那座宅子,宅子的主人姓程,我娘说他以前是个特别有名的读书人,年纪大了才在这里隐居,那个词怎么说来着,”萧昀皱着眉想了想,“大……大糯?”

大糯?大糯是什么鬼,谢小蛮一头雾水。

“阿昀,”肩膀一抖一抖的,顾昭那八风不动的淡定脸上大笑已然要憋不住了,“是大儒……不是大糯。”

“对对对,大儒,”萧昀一脸“还是你最懂我”的表情,“我娘让我一定要拜他为师,所以我才天天去敲程家的门。”他虽然嘴里这么说,但明显对这件事不太上心,“去了大概十几次,只有第一次让我进了门,之后都是闭门谢客。”

萧昀撞上顾昭,弄污他的字纸那次,就是因为他在程家吃了闭门羹,一肚子的火气没处宣泄,就和顾昭杠上了。

谁知两小竟成了朋友,原本萧昀是极不想来同福巷的,因着有了这么一个朋友,倒是来得勤快了起来,还让萧母以为他忽然开了窍。

眼看三顾茅庐不成,萧母把心一横,决定让儿子就住在同福巷。若那位程公见到萧昀拜师的决心,总不至于再铁石心肠了吧。

要谢小蛮说,萧昀这根本就是鱼入大海,龙出升天。没了父母的管束,又和小伙伴离的近,这熊孩子还不得疯到天上去。

显然,萧昀也是这么想的:“我是不想拜什么大儒为师的,我就不是读书的料。左右我娘也管不到我了,阿昭,咱们明天就去钓鱼!”

“那可不成,”顾昭已经写完了课业,有条不紊地收拾起了桌上笔墨纸砚,“我还要上学。”

“嗯……”萧昀沉吟了一会儿,一指趴在旁边的谢小蛮,“那你把馒头借我玩。”

谢小蛮正眯着眼睛假寐,尾巴尖慢悠悠地勾着,闻言给了萧昀一个不屑的眼神,借你玩?那你倒是试试能不能借到再说。

隐居的大儒啊……整天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