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卫临怎么会看不出他的目的来?他刚开始还为这平白无故热来的麻烦觉得有些厌烦,后来交谈得久了,发现掌柜是个难得一见的精明人,心细如发又擅长说话,这两样特质结合起来,其实是个很值得用一番的人。

可是用他做什么呢?

卫临从来不是个愚蠢的人,他从当日长孙皓和桂玲珑相处的情境中就能看出长孙皓的意思,押对了筹码选对了主子,现在他护送桂玲珑南下,自然也要揣摩一番长孙皓的意思。

千里迢迢密令他送桂玲珑出京,不仅不用自己的人,连桂玲珑都要瞒着,单是这一点,卫临就知道自己行事不仅要小心稳妥,还要办得漂亮。不过同时他也想到,这次南下,虽然保全了桂玲珑,但死遁这种法子可是全无后路,长孙皓是不可能把桂玲珑接回上京了。

他拿不准长孙皓是怎么想的,揣摩他的意思实在有些困难,若不是他抓准了桂玲珑,未必就能一路走到今天。

公主就算回到武陵,也只能隐姓埋名地生活在药师谷,一生大概就是这样了,对于远离荣华富贵,他以前大概还会觉得可惜,但跟着桂玲珑久了,也知道她对那个皇宫是厌烦得很,他对桂玲珑的性格很熟悉,劝她回去争宠,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觉得,就算桂玲珑在武陵,长孙皓也绝对会一天想三遍,越想越放不下。

那么,他要如何把事情做得既能让长孙皓满意,又能让桂玲珑开心,同时还能让自己实现一生夙愿呢?

他本没有多少选择,恐怕只能在药师谷守护着桂玲珑籍籍无名地度过余生。

但这个店掌柜的出现让他想到了一个新主意,他什么也没有了,却还有一个管事的头衔。管理几家酒楼,对他来讲是很简单的事,但慢慢地也做出些乐趣来,尤其是数字的增加,对于当初在新兵营设赌局、对数字和局势极为敏感的他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成就。

更何况,他之前要调查的事还没查清楚就匆忙离开了武陵,常将军家的鸿福楼究竟在做什么勾当,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难保就不会成为大事。长孙皓和常将军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但常夫人数次对桂玲珑下手,他不信以长孙皓的性格会一点都不追究……连御膳房当年的账他都要拉出来算,何况毒杀谋害!

卫临看着精明的掌柜嘴唇不停地动着,脑海里很快就做了决定。

他要把华乐居做大,如此一来,桂玲珑的生活有强大的金钱保障——长孙皓一定乐于看到这一点,自己开几家酒楼又不至于干扰长孙皓的大计,同时他还能趁机调查鸿福楼的秘密,走一步看三步,为将来做些准备。

卫临想着想着不禁微微笑起来,一举数得的好主意啊。

就从这个精明的生意人开始吧,卫临这么想着,跟掌柜说话的口气也变了些,开始很认真地跟他说起生意上的事,华乐居的事来。

掌柜听他隐隐露了口风自然大喜过望,他抓着这点不放,大胆又小心地询问能不能让小盛子帮忙指点大厨的厨艺。

卫临淡笑着点点头,看着掌柜的眼色却含着深意。

掌柜大喜过望,机灵的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卫临的意思,身子凑近了这位管事一点,手搭过去,开始用行家里手谈起价格来。

几个手势下来,两人都很满意。

于是当天晚上,桂玲珑休憩的时候,外面已经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52 失踪(一)

后楚在大陆漫长的历史上是一个短暂的王朝,甚至有些籍籍无名的味道。它推翻了承汉短暂的政权,自身却也未能持久。第一任皇帝才当了不到一年就因为内乱而被谋杀,第二任皇帝则一直陷在四处征讨平乱中,最后在战场上失踪生死未卜。第三任皇帝登基时才*岁,在位还不到一年,就被昔日承汉王朝的残余势力和北金的联合军队攻陷了都城而*死去。

这个王朝留给后人的只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没人在意它的存在和灭亡。所有的传说中,明帝,也就是后楚的第二任皇帝,是传说色彩最浓的人物。

传说中不可考证的部分是,他是承汉将军长孙楷的儿子,而且是嫡子,因为受父亲和弟弟排挤,被君主所厌弃,一气之下投靠叛军,凭借对京城的熟悉而在攻陷京城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对于他是长孙楷嫡子的事,也有传言说其实他是长孙楷正妻谢氏和叛军的私生子,因为这位谢氏被叛军俘虏过多年,据传其中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单是这两件,已经足以使明帝成为一个浑身缭绕着八卦色彩的人物,更不要说明帝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