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傅铮从小惹下的祸事不计其数,仗着一身蛮力便觉得天下无敌了,结下的梁子无数,谁想竟然在当时还是五皇子的傅铮身上碰了瓷。

自那以后,两人便接下不解之缘,傅小公子心气儿也高,为了赢回面子,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败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每次都会腆着脸皮迎难而上。再后来,几位皇子争位,傅铮自然而然地被归到五皇子麾下。

傅铮每每回忆这段,都觉得自己真是傻透了,当初怎么就脑子转不过来弯,死心塌地地跟着这位主子呢。可惜自己这个英俊潇洒的傅大将军,生生得沦为了皇上的鞍前马后小跑腿,悠闲地生活从此一去不复返。

虽说如今回了京城,可傅小将军的名气,比起以前实在差的太多。

封煜没管傅铮如何发愣,直接切入主题,拿着一张密折说道,“前日有暗探来报,山西一带吏治日渐混乱,官官相护,贪赃枉法之风盛行,连朝廷定的夏税税额也敢篡改,这些人,是留不得了。”

“山西,与镇国公有关?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吧。”尽管傅铮平日很少过问政事,不过该知道的还是一点不落。山西一地正是是杨氏族人的发端,除了迁往京城的镇国公一支,其余杨氏族众都还留驻在山西腹地。

封煜微微点头,“那些官员多出自杨氏一族,或与杨家有所联系。杨氏一族发迹早,在山西一带颇有威望,又与其他家族联姻,大小势力盘根错杂。那些人敢这样做,不过就是有所依仗。”

“依仗?杨氏兴盛不过是近三十年年,若是没有后宫里的两位,又怎么会生出这些事端,都是靠着裙带的小人罢了,偏偏还自认为高人一等,真是愚不可及。”傅铮和封煜说话从来不藏着掖着,这话本不该由他说,可是当朝太后和皇后皆是杨家女,杨家仗着这个横行霸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天下凤命自杨氏出,好大的口气!也不怕到时候噎死。

对于在皇帝面前上杨家的眼药,傅铮表示他很乐意。

见傅铮说得这般愤懑,封煜罕见地给了好脸色,“既然傅将军如此见不惯杨氏族人的做派,朕姑且将此事交给你,相信以傅将军之才智,解决这种事情应该不成问题,时间紧迫,后日就出发吧。”

这样一顶大高帽,还是皇帝陛下亲自戴上去的,傅铮只好微笑着接受了。只是,杨家世代相传已经百年,又以战功闻名,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真要整治起来恐怕不简单,“皇上,这次是要将杨氏一族连根拔起吗?”

封煜静静得看了他一眼。

傅铮默然,看来皇上这次是要动真格了。他要受罪了,有人要倒血霉了。

“吏部侍郎沈修宜你应该认识吧,朕打算让你二人同去。沈修宜手段不俗,不过年岁交轻,处事不够老练,这次去山西也算是历练。比事朕之前已经告诉他了,你二人次行需小心,不可意气行事。”

封煜说完见傅铮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中好笑,这家伙不喜文官的性子还是没有变。想起沈修宜,封煜不厚道地笑了,以后这两个人可有的磨。“沈卿才华横溢,端方有礼,是个难得的良才,你这脾气到他那里说不定还能收一收。”

“哼,不过是满口陈词滥调的儒生而已。”傅铮口气满满地不屑。

他自幼不喜欢读书,但傅老将军一心想把孙子培养成儒将,逼着硬是学了诗词文章。长此以往,儒雅之气也没见长多少,可傅铮却自此厌恶上了作学问,连作学问的儒生也跟着不待见,可谓是恨屋及乌。

“行了,不论是不是儒生,此行你们两都要相互协助,不可有差池。”

傅铮低下头道,“是,微臣定不负圣恩。”

“若无事就退下吧。”

傅铮领命,正打算出去,忽然眼睛一转,对着皇上呵呵笑了两声,揶揄道,“这选秀都没了,还打消不了那些姑娘们想要进宫的决心,听说宫里头又来了为美娇娘,不知这回这个皇上觉得如何?”

封煜倒是认真思索了一下,只道,“厨艺尚可。”

傅铮暗地里翻了个白眼,真是不解风情,真不知后宫妃嫔过得是怎样枯燥的生活。

再没有问下去的*,行了个礼就径直出去了。后日就要出门,这回肯定又是不能带多少人,他还是提起多准备些东西,免得路上寒碜了自己。

等傅铮走了以后,封煜想起那句调侃,摇头失笑。什么美娇娘,不过还是未及笄的小女孩罢了,不过难得的不讨厌,封煜如是评价道。

锦绣拿着小勺在冰碗里找果肉粒子。才人也是正五品,又因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