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系氖虑槔铩�

“知道你素来聪明,可是偏偏用错了地方。皇上是什么人你难道还不清楚?你该庆幸眼下前朝出了乱子,否则凭你做的事,你觉得皇上还会放过你么。”

王昭仪被德妃说的难堪,脸上一阵青。是啊,她是不自量力,是不安分,可是她不甘心!难道要让她的德妃一样,日日只能和一帮宫妃勾心斗角?何况她这么做也没有错,哪个宫妃不想着争宠,凭什么叶贵妃就能一个人霸着皇上。王昭仪脸上露出一丝恨意,语气凌冽,和平时的温婉贤淑简直是判若两人,她冷笑道,“妾身不过是,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而已。一辈子那么长,总不能浑浑噩噩的坐吃等死。”

德妃冷哼一声,“愚蠢!”既入了宫,还说什么浑浑噩噩,宫里的女人,哪个不是浑浑噩噩,德妃怒道,“你非要等到报应来了才知道后悔,到那时,不仅是你丢了性命,王家人难道还能逃过去?”

王昭仪不相信,“我不过是对贵妃说了几句话,皇上不会这样是非不分的。”

她确实没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跟贵妃说了,且皇上做都做了,何必要瞒着贵妃。

德妃看她到现在还是执迷不悟,也没有往下说的意思了。她算是看明白了,这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但愿皇上真的忙的昏了头,无暇顾及这件事吧,否则不死也只剩半条命。且这次,她也不想伸手了,经过这么多次,德妃对王昭仪的情谊也不似一开始的深了。

两人想的不一样,注定这次只能不欢而散。

这也是王昭仪入宫以后,头一次和德妃有了争执。王昭仪自那次从德妃宫里出来以后,心里也是后怕的,但是好在京北出了地动,皇上无心他顾,也没有时间来查她的事情。

地动之事发生后,封煜即派人前去解决后事,除了之后小震了两次,其余再没有意外发生。后续事情处理地十分细致,不过再细致也会有乱子,尤其是后面有人在故意煽动。

如今不仅是京北,连京城里都流传着谣言,直指这次地动是皇上不仁,累及百姓,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天灾**。

更有人将先帝去世、将当初争位时死去的几位皇子都归责于皇上,且这次谣言来势汹汹,又有人而已推动,一时京中人心浮动。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平民百姓中,又有几个是智者。三人成虎,说多了连自己也相信了,不管皇上之前是怎么样的,有过多少政绩,在这次天灾中仍旧变成了过错方。

太和殿。

底下站着的大臣心中忐忑,不敢看皇上的冷脸。

他们怎么会想到,地动之后,竟然还有这样多的事,而且这件事明显是针对皇上的。殿里的许多人都不想提起这件事,不过总有一两个看不清脸色的人,比如眼下站出来的这位范将军。

只听那人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臣有本奏。”

封煜看了他一眼,右卫将军范成。

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杨志成一眼,道,“何事?”

“皇上,如今京城中谣言四起,民心已乱,微臣以为,如今最要紧的便是稳住局面,防民之口。”

“你倒是说说,何如防?”

范成道,“昔日宣宗时,适逢天灾,宣宗立即下罪己诏,才使得谣言没有继续。微臣斗胆,肯定皇上效仿宣宗。”

封煜听着他的话,玩味地笑了笑,让他下罪己诏,这是让天下人都觉得地动是他的错,好让别人群起而诛之?

他们还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要算计他啊,没了实权还不安分,封煜忽而厉声道,“范将军这是要将地动之责归于朕,这倒是和这几日京中盛行的谣言如出一辙。不知道的,还以为谣言是从你范家传出来的!”

“皇上冤枉,”范成跪下来,微臣只是忧心社稷,忧心大魏江山啊,倘若放任谣言流传,不知会有什么后果,还请皇上三思。”

建安侯见状也上前道,“皇上,微臣以为,范将军所言有理,还请皇上明鉴。”

后面陆续有两三个人站出来,“臣附议。”

“皇上,臣附议。”

封煜看了看底下站着的,很好,没长脑子的只有这五个人,看来朝中还算干净。既然这些人不要脸,封煜也不想再给他们面子,“来人,将他们拖下去,廷杖三十。”

眼下时机未到,他还不想将人解决掉。封煜是明君,他不想如先帝一样,活得恣意却荒唐,他也不会让自己在史书中有半丝污点。该死的人迟早都事会死的,但是他会让他们死的名正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