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紧靠着棚子的是一棵橘子树,虽然树上没结橘子,却也是枝繁叶茂…

在农村里人家为了占地,大多数的人家院子都不小。

这庄家整个院子虽然不算太大,可收拾得很干净,看来这是一个勤快利索的女子。

谢婶子可是走千家万户的人,听到桑月问她前来何意,她立即拉着桑月的手一脸的热络:“大牛媳妇,婶子听说大花这孩子被柳家人害了?那该千刀万剐的柳家,活该那柳家小子打光棍,竟然如此心狠手辣下毒手,真该送了他去衙门!好在大花这孩子有命,竟然碰到了你们这对好兄嫂,可见也是个有福气的人…”

第318章 河边的八掛

听着这婶子一进门就自来熟的说了一大通的不平话,桑月不知道她来意为何,顿时似哭似笑的表情看着她:“婶子,谢谢您为我家小姑子仗言,不过今日婶子来还有别的事么?”

谢婶子这才想起自己说得够多了,闻言站了起来:“没事没事,没多大事,我就来听说大牛娶了个漂亮媳妇,还听说大花回了老庄过,特意过来看看。大牛媳妇,以后好好劝着些大花,让她不要伤心,像柳家这样的人家,别去惦记了,到时婶子给她好好的寻一个,咱好好过日子,气死那柳家人去!”

话说到这,桑月终于明白了:怪不得这谢婶子如此能说会道,原来是当媒婆的啊?

曾听人说过,当媒婆的人嘴皮子厉害,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麻子说成一朵鲜花,桑月终于见识了。

“谢谢婶子,不过我家小姑才刚回家,被柳家折磨得狠了,身体太弱了,恐怕得养上个一年半载才缓得过来呢。这种事啊,不急了。”

这是拒绝她了么?

谢婶子闻言看了看桑月,许久才扬起经典式的笑容:“可不?这女子的身体要是不养好,那可会碍于子嗣呢。你这当嫂子的倒真是个有心人,这下大花真有福气了。那行,婶子这就先回了,以后有需要,可要记得找婶子啊。”

这时代女子嫁人全靠媒婆一张嘴,宁愿得罪恶人也不愿得罪媒婆。

桑月闻言笑着应了一声:“谢婶子上心啊,要是真有那好事,一定麻烦婶子了。”

把谢婶子送走了,桑月回屋与大花交代一声,提着衣服去河边。

哪知刚出门,金宝与银宝却跑回来了。

桑月瞪着他们问:“大叔呢?怎么你们两人跑来了,他哪去了?”

金宝指指山上:“呜呜…”

银宝跟上:“呜呜…呜呜…”

呜呜是啥意思啊?

这大约是说臭老头一个人跑到山上去了吧?

桑月听得一阵头痛:“金宝、银宝,要学会讲话知道不?你们这样呜呜的,我也听不懂啊?”

见桑月紧皱眉头,金宝银宝围着她转了起来,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一阵呜呜…

这一阵呜呜声,听得桑月头顶起毛,她急叫着:“行了行了,别再叫了,我知道你们答应了是不是?”

这话一出,两兄弟齐齐点头。

看他们这样,桑月心中叹息一声对自己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是慢慢来吧,既然能改得吃吃生肉,自然他们终能学会说话!

她去河边,自然少不了那两兄弟跟着。

两孩子野乖了,一出门就在桑月的叫喊之下,往河边溜去。

等桑月到了河边时,两兄弟已经跑去河里抓鱼玩了,草鞋早已飞落在河边的水草上…

孩子爱玩是天性,桑月没有教导孩子必须如何如何的想法,她觉得让孩子自由成长才会幸福,就犹如她一样。

下到河边,一帮媳妇子大姑娘正在洗衣服,见到她、李秋茶赶紧让出一块地:“桑月,我这有空儿,到这儿来吧。”

这河边是长久洗衣服的地儿,河边磊起了两排青石,一排站人、一排锺打衣服。

农村里人的衣服脏得快,这时代又没有洗衣机,为了省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提衣服来河边洗。

这堆人群里桑月认识的倒有几个,只是真正相对熟悉的还真只有李秋茶。

见她热情,桑月立即提着衣服过去了:“二蛋嫂子,你来这么早啊?”

李秋茶淡淡笑笑:“家里事儿多,不早点把衣服洗了,一会没空呢。”

这时还是在秋收季节,虽然地里的秋麦、秋苞谷都收完了,可地里的土豆、荞麦之类的还没有收起,这个季节农村里人家谁家都不空。

桑月知道大青婶子这人还算个好婆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