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笊窕�罚�疵�炙��径疾恢�佬吹氖鞘裁础�

类似古籍的书都有近2万册,樊香觉得心痒难奈,来此竟然不能看下实在是遗憾。

如果强硬要求看,与她一向对外的形象也不符。上层路线走不通,想想还有一封介绍信没拿出来,她就问:“麻烦了您两天,不知要怎么称呼您?”

“我姓花,花木兰的花。”

“那您知道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叫花梨的?”

管理员看她一眼笑了起来,“我就是。”

“那可真是太巧了。”樊香掏出杨虹给写的介绍信递了过去,“我是杨虹的朋友,她给您写了信。”

花梨看着信,有些疑惑地想,她怎么没听杨虹说过这个人,但信又是她亲手写的无疑。

不过这个人拿着省委的介绍信,杨虹在清水县,两个人的轨迹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

“您是怎么认识杨虹的?”花梨忍不住问了出来。

樊香没讲具体的和杨虹的相识经过,只是说:“我是清水县人,一次去书店买书认识了她,杨虹为人热忱,我很喜欢她的性格,大家慢慢就成了朋友。

我要来省城,她知道我喜欢看书,说有两个好朋友在这里从事相关工作,就帮我写了信,没想到你就是。”

“她人是真好。我原来也是清水县人,高中时我和杨虹是同班同学,受过她不少帮助。后来我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杨虹高中毕业招工去了书店工作,我们这才分开。”

“有时间多回去看看,现在清水县正在推广人工种植蘑菇,变化很大。”

樊香简单讲了下她来省城的原因,惹来花梨惊叹,“你真是了不起,没想到做出了这么多事。”

“我们这里是全省最大的图书馆,有些有门路的人会找机会来这里参观下。开始我还以为你也是这样的呢,没想到你是凭本事让省委机关的人给你开的绿灯。”

“我这也是有一点儿运气在,也得谢谢杨虹给了我看书的机会,没有她的帮助,我才是一头雾水。就是来你们这里,我也是想着开开眼界。”

“你在做正事,好事,大家都是朋友,我回头带你去古籍部看看。”

晚上花梨就骑着自行车带了樊香过去,看着越走越偏僻,房屋越旧,樊香有些疑惑。

花梨说:“它虽然也是省图书馆的一部分,不过却是在城乡结合部。”

骑了一段时间她在一个三进的小院前停了下来。小院周围还有院墙,如果不是花梨领着,樊香会以为这是哪个地主的院子。

花梨把自行车停好,开锁后两人走了进去。客厅里摆着一个很大的领袖半身像,旁边墙壁四周挂着不少领袖语录。

从客厅进了书库樊香发现,这里和图书馆那里排成一架架的书不同,这里的书柜有些像清水县被封禁的仓库一样,是挨着墙围成了一圈,更像私人的书房一样。

并且,这里的书全都是繁体竖版印刷的纸装书,书纸基本都发黄,充满了岁月的痕迹。除了书,还有不少拓片及画。怪不得叫古籍部,根本全是古籍、名人字画之类。

樊香看傻了眼,“你们这里是怎么保管下来的?破四旧时竟然没有被毁掉?”

花梨笑得有些得意,“开始破四旧的时候,我们馆里拉了两三轮车本来要销毁的书,敲锣打鼓送了出去,支持他们的行动。

你也看了书库的布置,在行动之前,我们把比较违禁的对联、书画什么的都收了起来,专门放置领袖的作品,领袖领导一切啊,看我们这里这么积极,后面的书也没几个人细看了。所以才保护了下来。”

“再后来,省革委会领导也很重视保护这些书籍,这里才真正安全了。”

樊香伸了个大拇指,“你们真厉害,保护、收藏了这么多的古籍。”

“其实也不全是我们馆里的,也有其他地方销毁前,问我们意见,我们接收过来的。”

“那更了不起,不光保护了你们原有的书,还保护了其他地方的古籍。”

被樊香这么一说花梨又高兴又唏嘘,“我们同事真是完全凭着对书的爱护才做了这项工作。”

走着看了一圈,花朵儿的积分已经超过了1万分,脑海里听得她兴奋地声音,“樊香,这么多积分,发财啦!”

“有什么新功能开放了吗?”这两天积分涨得太快,樊香兴奋过后都已经有些麻木了。

“你们这里的动物,只要有基因让我采集过,我就可以把这种动物的肉加入换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