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王氏和赵氏,带着几个媳妇,将带回来的一大包布料,分开整理了一番,因着有好几种不同颜色的料子,分开之后,就按着颜色裁剪了一番,有的地方没有染花的的布料,单□□剪下来按颜色放置,染花的的裁剪都放在一起。

几个人讨论了一番之后,决定,没有染花掉的可以做一些时兴的成衣,到时候,也可以送到镇上的成衣店里,价钱也可以卖的高,染花了的就做些乡下人常穿的样式,适合做活的款式,价钱便宜的话,应该有人买。决定好立马行动,王氏和赵氏,裁剪衣样,妯娌四个缝衣服,李婷和明珠则在一遍,打打下手。

李明锦看奶奶,娘亲几个人,兴致勃勃的一遍谈论着款式,一遍手里拿着针快速的穿插着。眼睛有点花,看着院子里正在整理农具的爷爷,想起来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夏收了。走到爷爷身边,看着爷爷手里忙活着。

“怎么啦?锦儿想上学堂么?夏收过后,就送你和明辉两个去镇上学堂。”看着孙子没什么精神的样子,老爷子哄到。

听到学堂两个字,没等李明锦回答,李明辉和李明秀就跑了过来。

“爷爷,真的送我和大哥去学堂啊,太好了。。。”明辉显得很兴奋,一旁站着的七岁的明秀,听到只送大哥和二哥去,有点羡慕。抿着嘴,没说什么。

“哦,上学堂咯。。。”明佳和*显然还不太明白什么事上学堂,看哥哥高兴的样子,跳起来边跳边闹。王氏等人回头看到几个孩子开心的玩闹,都笑了起来。

看着脸带希望的笑容,忙碌着的大人们,无忧无虑玩耍的弟妹们,李明锦心中平静而安定。生活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有了希望,努力的往前走。

☆、第10章

李继兴在常怀码头上帮着朱大老板管着货物的中转盘算,老三李继达又因着性格憨直,就帮着做登记入账。比起去年在码头上工,今年可谓是备受东家看中了,这两年天下太平,货贸欣荣,朱大掌柜的生意渐渐做大,赚足了腰包。考虑到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也不能每次都跟着货船来回跑,实在分身乏术。看着李家几兄弟做事都踏实可靠,有意栽培李继兴几人,让李继兴在朱家中转的常怀码头管起货物盘算。工钱每个月涨到2两,其余兄弟等人也都跟着涨了。

李继兴也是一个通透之人,知道东家在栽培自己,因此做事格外用心,此次让大哥带着四弟先回家,也是因为有几艘从南边来的货船,货物多,怕出漏子,就留在码头。想着先让大哥回去和老爷子商量这生计之事。

李家几个妇人加工加点的忙了十来天之后,终于在集市的前一天将所有的整块布料都做成了成衣,叠好之后整齐的堆放在桌子上,就等着明天去集市上试试水了,李明锦默默的看了一眼几人脸上的黑眼圈,似送了一口气,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好啦,呼,总算忙完咧。不行。。。。我得伸伸腰子。。。”孙氏最先从凳子上站起来,右手握拳伸到后面,边说边捶着腰,这些天可真是累的够呛!

林氏看着三弟妹捶腰的姿势,抿嘴没绷住笑到:

“是啊,明天啊,三弟妹你呢,就在家好好休息休息,我和大嫂去镇上去。呵呵。。。”

孙氏听明天去集市,不带自己,一下子急了:

“那可不行,我也要去。”

“呵呵。。。”小王氏和刘氏看着两妯娌在调闹着,也都跟着笑起来。

孙氏反应过来二嫂在调侃自己,脸色涨红了:

“二嫂,你。。妹妹也没得罪你吧,真是。。。明天啊,我可得去看看。”说着又笑起来。

王氏和赵氏在一旁叠着做好的衣裳,分类放好。看着几个媳妇在笑闹着,没说什么,笑着摇摇头。

王氏知道几个媳妇这几天都累的够呛,眼睛盯着缝衣服的针,都快花了,手上动作依然不停的继续。自己家几个媳妇算是娶对了,能吃苦,也懂事儿。王氏欣慰的笑了,想起明天的集市,心里也期待明天能将做好的衣裳卖出去。

李明锦走到了桌边,数了数桌上堆放的衣服。黑色,青色,灰色等几种颜色的长袍,裙子,有男式,也有女式的。面料有棉布,也有锦缎的。暗叹料子相对于自己家人身上穿的这个粗布衣裳,好了不只一个档次啊。怪不得三婶说肯定有人买啊。

外衣基本上都是盘扣,真是费工夫,想到了现代人各式各样的纽扣,李明锦想着要不要和奶奶提提。一些色彩花掉的布料单独做了一些乡下人常穿的马褂啊,裤子。没想到古代人也很有营销概念嘛,知道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