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走去。

冬天了山上的凉风吹来,打的人一哆嗦,有阳光的地方还好一点,背光的地方阴冷阴冷的。遥望整座大山,有的树上叶子掉光了,在山上光秃秃的立着,有的枝上还挂着泛黄的叶子,整座南山像是突然之间沉寂了下来,为明年的勃发而积累着能量。

“唉,天气冷的慌了,看来是要下雪了,梓州和晋州不一样,晋州呀,很少下雪的,冬天也没这么干冷,风都似要把脸皮子吹开似的。”老爷子眼神悠长的说着,声音中夹杂着落寞。

李明锦出生在河西村,对晋州当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虽然家里长辈没事也经常性回忆晋州的往事,到底只能听着凭空想想。看着爷爷,没有说话。

许是察觉到自己走神走漏了情绪,老爷子摇头失笑,老咯果然是老咯。想到孙子们在学堂上课,随口问了句:

“锦儿,在书院还好么?”

“好着呢,苏老师人挺好的,我们去的迟,老师会多费心心思。。。老师很看重明秀,说明秀读书有天赋。”想到苏老师每次看到明秀眼睛就泛光的样子,心里觉得很可乐,自古以来老师果然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

“是吗?明秀有天赋就让他好好学。。。”孙子聪慧,老爷子打心眼里边高兴,又道:“眼下家里能供起你们,你们只要肯学,家里都支持,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咱们乡下人,不能好高骛远!知道么。。。”老爷子是想到了二弟的女婿,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怎么回事。

“爷,放心吧,我们知道的,定会好好学。”

“好,呵呵。”对于家里几个孙子,老爷子心里一向很是满意自豪的。爷孙两人捡捡掰掰,半个时辰就打了两捆子柴火,李明锦背着小的一捆,老爷子背着大的一捆,两人边说边往家走。

李明锦和爷爷背着柴火刚走进院子,看到院子里和明辉明秀一起玩的人,愣住了。

那人回头咧牙一笑:“怎么了,不认识了?”

“嗨。。。没想到你回来这儿。”放下柴火,李明锦走向三人。

“哥,杨成外婆家就在河东村呢。”明辉跳过来和哥哥解释道。

“是啊,没想到还挺近的啊,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过来找你们三儿啦。明个儿一起回书院吧!”杨成今年十二岁,天生自来熟的性子,一到李家就俘获了李家几个妇人的心,直道真是个好小郎。

“锦儿,带你同学玩玩去吧。”王氏对着孙子喊道,笑眯眯的看着孙子的同学。

“知道了,奶。”答应了奶奶一声瞅了杨成一眼道:“走,去河边走走吧。”

“好嘞。走!”杨成兴致勃勃的想去河边玩玩,又转过头对着王氏说到:“李家奶奶,我和明锦出去走走啊。”

“走吧。。。”呼啦啦的四个人一起出了门,冬天河西村一片萧条景色,河边其实也没什么玩的,只是家中还有些村中的婶子,不如出来走走了。四人沿着河岸走着,不时的捡起河边的碎石对着河面打起了飞碟。

“唉,刚才门口坐着的那你姑姑啊?”杨成随口问道。

李明锦本来随意的走着,一听杨成的话,立马停下脚步神情警惕严肃的问道:

“你想做啥,我可跟你说啊,我姑姑可你大啊,别打歪主意啊!”

“想什么呐!随便问问,只是感叹你们家的遗传真是厉害。你自己瞎想吧。”杨成撇嘴叫屈。

不是最好!李明锦转开话题道:“今个儿怎么来外婆家来了,我以为你在温习功课呢,老师可是给你留了不少课业。”

“哎,别说这个成吗?不容易休息一天真不想想那些作业啊!”杨成有点抓狂啊,有些人天生脑袋瓜子聪明,没办法,可惜自己明显不是,看着书本头就痛!又无奈的叹气道:

“唉,我不是和你说过我有个比我大五岁的舅舅么,我外婆老来子,今天说亲,我娘一早就准备要来了,心里啊,比他儿子考试过关还激动。”

“噗。。呵呵,说亲么不是喜事儿嘛,高兴点儿也正常!”李明锦听着同窗充满怨气的语气毫无诚意的安慰道。

“就是高兴的太早了,你知道么,今天可真是热闹!”杨成一下子开启了吐槽模式,李明锦兄弟三人洗耳恭听,特别是明辉,耳朵都竖起来了,直觉会有八卦听。

不管李家三兄弟啥表情了,杨成直接吐道:“今个儿我那小舅妈,不是,没成。。。。。我舅以前不是定过一个娃娃亲么,后来女方早夭了,后来村里就有留言说我舅命硬,克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